「久违了,白崇禧先生和他的邻居们」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19-11-13 12:3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周日得空,天朗气清,遂决定去重访梅园新村雍园1号的白崇禧公馆。这些年来,走过梅园新村恐已逾数十次,但仍旧清楚地记得2013年还在念书时的第一次拜访。那时,'...

周日得空,天朗气清,遂决定去重访梅园新村雍园1号的白崇禧公馆。这些年来,走过梅园新村恐已逾数十次,但仍旧清楚地记得2013年还在念书时的第一次拜访。那时,我对梅园新村隐约的印象,还只停留在“民国历史街区”那么简单,至于深藏不漏的雍园1号,便是无从谈起了。

雍园1号周边环境01 雍园1号-白崇禧公馆

雍园1号位于梅园新村内“L型”路口东北侧,按理说也算是地处闹市了,而在我看来,它却是整个街区最为清净之地。

说是雍园1号,破败的围墙、外加杂草枯枝,早是一番凄凉悲秋之景。纵观白先生一生,这位名噪一时立下丰功伟业的“小诸葛”晚年在台北的境遇也甚是凄凉,到头来也不过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至此,昔日“往来无白丁”的白公馆也算是落为平凡。我长久驻足,为雍园1号拍下他此去经年的光景,路过之人好奇但也不屑,往往凑上前看一眼,便了无兴致的离开。

雍园1号白崇禧公馆正门雍园1号内主体建筑围墙内枯枝杂草丛生的景象

而我,始终坚信建筑是会说话的,更何况是被岁月摩挲的白公馆,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体味,他便会与你共鸣。

我对这样的历史时空交汇点感触极深,这座红砖小楼就矗立在这里,仿佛白崇禧先生与家人的身影还历历在目,他们的欢笑声还萦绕在耳畔。因为有历史的建筑,总是能给你多一个维度的魅力。

雍园1号白崇禧公馆偏门雍园1号白崇禧公馆二楼窗户02 白崇禧先生的邻居们

在正式拜访雍园1号之前,我由东箭道国民政府行政院大门一直向东行,途经钟岚里、蓝庐、梅园新村44号、大悲巷7号等历史建筑,这些都曾居住着是白崇禧先生的邻居们。

国民政府行政院大门汉府街一角

钟岚里:民国时期中南银行职工的宿舍楼,如今一排法国梧桐掩映着旧日的往事。

钟岚里及梅园新村建筑屋顶

蓝庐:原国民革命军黄裳将军的住宅,因屋顶是蓝色,所以名为“蓝庐”,国民政府败退南京后,起初由省政府接管,历经数年周折回到黄裳将军后人手中,如今,黄裳将军的后人在这里过着平淡闲适的生活,我只在门前草草拍了两张就悄然离开,实在不忍打扰。

黄裳将军故居蓝庐

梅园新村44号:军统局郑介民局长公馆,“军统局”这个谍战片里经常提及的字眼,也为这栋建筑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而如今门庭冷落与建筑的华贵之气早已形成鲜明对比,也更显萧瑟。巷口偶遇一只傲气凛然的小猫,也不知是昔日哪位达官贵人的家猫,如今流落街头?

梅园新村44号郑介民公馆巷口的小野猫

大悲巷7号:现已被设计公司租下,深处在老建筑浸润中,想必做起设计也一定“下笔如有神”。

大悲巷7号

我沿原路返回,一时想起白先勇先生曾在《石头城下的冥思》一文中提起雍园1号和梅园新村:“找到了南京旧居,大悲巷雍园1号的房子依然无恙,连附近的巷陌、比邻的梅园新村也没多大的变动。”

而我,只愿重回平静生活的雍园1号来年无恙,便也年年无恙罢了。

白崇禧先生的邻居们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