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凛冽世界的尽头--芬兰游学记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2-11 08:2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芬兰奥卢的三个月,每每和同行的朋友说起,都深觉如一场梦。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某一处,是我去过的最远的远方。Dudi说,在奥卢,树是一夜之间变绿的。好像真是这'...

在芬兰奥卢的三个月,每每和同行的朋友说起,都深觉如一场梦。

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某一处,是我去过的最远的远方。

Dudi说,在奥卢,树是一夜之间变绿的。

好像真是这样。习惯了一切被白色笼罩,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窗外网球场地上的雪早就消失不见,上学路上不知名的灌木林也开始吐芽,坐公交看沿路风景时,也不再是白雪覆盖着秃木,而是一片新绿散发着生机勃勃。

朋友那天兴致勃勃地向我解释为什么这里的树会绿得那么快,说是因为春分后,这里的白昼变得异常长,植物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光合作用。我想是哦,最近太阳落山的时间越来越晚,十二点入睡时窗外还是淡蓝色的天空。有次晚上九点半结束健身课,太阳还斜斜地挂在树梢,阳光强烈到睁不开眼睛,让我产生了这只是傍晚我还可以回去做顿晚餐的错觉。

听说夏至那天,这里的人们会聚集在湖边,看太阳落下,点燃篝火狂欢。

到了那个季节,天空永远不会漆黑一片,人们会时常拿着小耙去树林下挖蓝莓和菌菇,在自家后院或是海边开烧烤轰趴,度过他们短暂而舒适的夏季。我都能想象得到,彩色的木房子被一片绿地和花海包围,海风徐徐吹来,身和心一起荡漾。遗憾如我,北欧夏日的田园美景我要错过了。

五月底离开的时候,芬兰的春天来了
开始

时间快到抓都抓不住,一切都如昨日。

北京时间3.10日凌晨一点,期待了小半年的飞行终于冲上云霄。我记得我们的行程是如何波折,先是飞十小时到莫斯科转机,飞机一路西北而行,与日出一次又一次错过。到莫斯科时终于看到白日,短暂停歇又匆匆忙忙肿胀着脑袋飞芬兰,安全落地赫尔辛基时机舱内想起一片掌声,据说因为战斗民族的民航总是令人提心吊胆,所以安全着陆时旅客们会鼓掌欢呼感谢俄航机长“不杀之恩”。

推门走到芬兰室外的第一刻,感觉整个人都通透了,一是因为确实冷,二是这里的空气真的清新,忍不住想多吸几口冷气。

大片大片的白云顺着风流动,热烈耀眼的太阳像湛蓝天空里不敢直视的明珠,光束毫不吝啬地洒到地面上,白雪瞬间变得亮盈盈,像藏着无数水晶。芬兰干净透彻的美,是我对它的初印象。

然后是五小时的火车之旅。我们一行人已非常疲惫,双手拖拉着行李,肩上一个背包,赶火车赶大巴赶公交,兴奋劲已然被风尘仆仆的路途消耗殆尽。

但当窗外的美景照进眼睛的时候,喜悦和期待又一次在身体内苏醒。天边的光拨开了云层,金色的光束一泻而下,我想那必是神明的恩泽与福祉。

车窗外满目雪白,偶尔有彩色木屋和深色林木点缀,初来时忍不住感叹,但是看久了也难免再有新鲜感。

我们的健身教练是一位保加利亚人,约十年前跟着妻子来到芬兰,我们初来乍到兴奋地说这里的雪实在太漂亮了,他却撇着嘴摇摇头说:NO,I hate it。果然,当路面开始结冰,地面上的防滑小石子不停地进到鞋子里,白雪变成黑色,路面泥、水、雪混杂,在五月初还时不时的下场雪的时候,我们也会无奈地摇头,发誓这辈子都不想见到雪了。


性格

芬兰人出了名的社恐和沉默,想必和这里的气候有很大关系。将近九个月的冬天,极夜来临的时候被黑暗和寒冷笼罩,大街上没什么人,邻里之间根本不会走街串巷,大家更愿独自窝在家里烤炉火蒸桑拿,有人说一月份的奥卢就是个一成不变的dead city,想想都令人抑郁。

有人这样解释芬兰为什么屡屡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因为这里抑郁症多发,不幸福的人都自杀了……

除了这个戏谑的原因外,另一种解释好像更有说服力,那就是芬兰是一个高语境国家。所谓高语境,指的是这里的人们有相同的经历、背景、期待乃至基因,住着相同的房子,开着差不多的车,没什么阶级差异,他们不需要寒暄问候,不需要促膝谈心,因为他们彼此了解。所以,不打扰,尊重私人空间是他们沉默的另一个原因。

学校里,我很少看见学生之间有过密的身体接触,同性间也不常见,所以每当我们几个亚洲面孔牵着手挽着胳膊搂着腰走过时,我能隐约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不经意的眼神落到我们身上。

像外媒报道中的那样,在公交车站等车时,芬兰人会隔开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坐公交车能不挨着就不挨着,人人戴一副墨镜,看着窗外,避免一切和你眼神对视的机会。

我们总开玩笑说,芬兰男生是沉默的双鱼座,东欧男生则是外向的射手座。我记起在布拉格的一家纪念品店里结账时,那个帅气的满脸络腮胡的店员习惯性的冲我轻巧地眨了一下他的眼睛,浓密的深色睫毛垂下又张开,深邃的眼睛里像藏着一片海。典型的东欧男人,他们走路勾肩搭背,说话语气肯定又自信,放着光的眼睛和热情洋溢的微笑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标签。

芬兰男生恰恰相反。他们喜欢独自行走,表情平淡,永远面瘫,很少和你眼神对视。有次朋友坐公交身旁坐着一位用华为手机的芬兰小哥,她热情地向人家解释这款手机来自中国,仿佛过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小哥哥终于不好意思地挤出一句Yes,朋友开玩笑说说这是她人生中经历的第二次尴尬的对话,第一次来自她双鱼座的前男友。

但是沉默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安静有时可以储蓄强大的内心力量,芬兰人沉默的表象背后,是他们骨子里的谦虚、谨慎、务实、纯粹与忠贞。

他们不怎么吹嘘自己的财产和成就,听说赫尔辛基的旅游网站上还刊登着其他国家的广告;他们不会轻易说我爱你,但一旦说出口,那肯定是真心实意;他们对知识有着纯粹的渴望,申请学位从来不受年龄的限制。

沉默也当然不是没礼貌,相反,芬兰国民有着极高的素质品质。这是一个十分安全的国家,如果丢失了什么贵重物品或是身份证件,只要是被人看到,就一定会送回你手里,除非你将东西遗失在了荒无人烟的地方;赫尔辛基的电车上根本没有检票人员,买不买票全靠自觉;下公交车的时候,大家都会向司机挥挥手或是说一句Kittos(谢谢)。

传说中的间隔一米
平等

相较于沉默的男生,芬兰女生大都给我一种活泼自信的印象。芬兰是世界上女性地位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欧洲第一个女性为自己赢得投票权的国家,议会里半数以上议员为女性,男性也拥有产假,所以听说这里多盛产超级奶爸。

除了性别平等,芬兰的教育平等不得不说。

高福利使得每位孩子都拥有教育机会,学费情况根据家庭收入而定。在教会认识了中国姐姐Sherry,她曾去芬兰的幼儿园担任助教,见识到了芬兰的教育资源是多么的充足与平等:幼儿园老师几乎一对一教学,每个教室的乐器、书籍、玩具应有尽有……她说,这里的孩子在二年级之前是玩着长大的,老师和家长更注重对孩子兴趣、潜力的发掘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也是一级棒。可能冬天太过漫长的原因,芬兰人格外重视体育训练,有好几次我都看到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围湖长跑,而自行车绝对是他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高中毕业之后,芬兰的学生们会分成两批,一半继续读大学,一半读类似国内的技校。技校也是精英式培养,并不比读大学容易。

教育平等促进了职业平等。在这里,收银员、司机、装修工作人员的工资不一定比大学教授、白领的低,一是因为服务型人员在上岗之前,会接受严格的职业培训和考试,因此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值得获得更高的报酬;二是,这里的劳动力成本很高,超市的散称货物都是由顾客自己完成,垃圾由居民自己分类,公交车费单程约25人民币,我们出门不轻易打车,计程表上每几秒钟跳一个数字的经历让我们心有余悸。

有时凌晨我会被室外清除路面积雪的卡车声吵醒,我们都会开玩笑说等着来芬兰开夜卡车除雪,因为这绝逼是一个高收入职业。

有着芬兰劳动节之称的vappu day,人人上街游行
幸福

很多芬兰人并不明白为什么在幸福国家的评选中,芬兰总是拔得头筹。可能芬兰人又在谦虚了,抑或生活在自己的社会体制内,他们比我们这些局外人更能深刻体会属于自己的艰辛和不快乐,这里一定不是个完美的社会。

近几年,经济衰退、老龄化问题、人工效率、高福利背后的促懒风险都是芬兰面临的现实问题。

但抛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芬兰人幸福的表象和依据。这是个高福利社会,Sherry姐姐陪着在这边读博士的丈夫,她没有工作属于无业人员,因此她会收到政府每月500欧元的补贴,她可以免费学习芬兰语课程,上课路费都会被报销。这边的生活节奏慢的不像话,每天九点半去学校还没多少人,商店四点关门很正常,有个周五下午五点我们来到餐厅,发现空无一人,而又没法点外卖时,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culture shock。

芬兰人的生活环境更不用赘述了,千湖之国,万顷林地,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这样一个让全世界倾羡的幸福国度,其实在历史上也曾饱经沧桑。处于欧亚交界的边缘地带,先后被瑞典和俄罗斯统治,一度在瑞俄双方的战火夹缝中生存,民族独立之路也是异常艰辛。但在战后,芬兰人民用他们的坚韧、勤恳、务实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今日之芬兰“是一个设计超级大国,有全世界最廉洁的政府之一,新闻自由度第一,最好的基础教育之一,最喜欢去图书馆的国民之一,全球最稳定的国家,最适合母亲居住和最适合女性工作的国家,最快乐的国家之一,最洁净的水质、空气和食品,喝咖啡最多,按人口平均计算重金属摇滚乐队最多,桑拿房最多,度假木屋最多,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样看来,芬兰国民幸福度第一也没有什么疑问,其他社会中的公民还在努力实现一切平等、争取更多权力自由、渴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时候,芬兰人已经坐拥了一切。

但芬兰之所以成为今日之幸福王国,背后的历史、政治、环境因素也是错综复杂,高质量的免费教育体系、覆盖广泛的福利安全网对于小国寡民的芬兰来说更容易成为现实。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个浴火重生的民族中得到某些可以习得的借鉴,那就是:幸福的一个关键是对生活的自主性-自己主宰命运,完成自我实现。

芬兰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给予了人们更多可能性,芬兰人有极大的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成为希望成为的人。

所以我好像发现了芬兰人沉默的另一原因:不宣扬,不言语,坚定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不浪费时间八婆关心其他人!

难忘的lady night
遇见

有时候,友谊的建立并不以国籍、语言、肤色、年龄为基础,真诚和理解已经足够。

幸运的是,我在这里遇到、结交的每一个朋友,都让我觉得开心温暖。

Tamy是一个黎巴嫩女孩儿,活泼热情,感情充沛,是个行走的自拍狂魔,我们日常的快乐源泉。散伙饭的时候,前一秒还在热情洋溢地跳舞狂笑,等收到我们的礼物意识到即将分别时,她的眼泪一瞬间流下来,紧紧拥抱着不松手。

Dudi是一名大学老师,来自印尼,祖父祖母在战前从福建逃难到印尼定居,他说他能听得懂普通话,但只会说一点点。

他个子不高,但总爱背一个大大的双肩包,手里提着一个防水书袋,笑称那是他的迷你图书馆。

David是个慈祥的老爷爷,来自美国,年轻时爱上一个芬兰女孩儿后在这定居。他总是穿着整洁干净的休闲西装,手提棕色复古提包,即使上了年纪也依旧有趣幽默。

Mo是中国女孩儿,一个潮流酷girl,高中毕业后自己成功申请到了奥卢的大学,她说当时整个大学就只有三个中国学生,华人圈子很小。在陌生的异国独立生存的勇气让我敬佩,初来乍到时面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都是巨大的挑战。

Sherry姐姐的丈夫申请到了这边的博士学位,在国内完婚后他俩就来了芬兰。她是东北人,丈夫是四川人,他们在厦大相识相恋。去他们家吃饭时,Sherry姐姐的丈夫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经历了汶川地震,当年那场劫难夺走了他的至亲。他说天灾面前,人的双面性显而易见,他告诉我们一些自己亲历的感受,也是这种现实和真实的矛盾让他逐渐开始选择一个新的信仰。

所有的这些遇见,构成了一段难忘的特别的温情回忆。

与他们的接触也在无形中改变了我的某些观念,每个人是那么不同,每个人的人生是那么迥异,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人之为人的闪光点,有时候隔着屏幕、人群的猜测臆想真的没什么道理。我好像慢慢的可以学会如何处理心中的傲慢与偏见,慢慢真正接受自己的普通。但同时,我也更加肯定梦想和目标,勤奋和坚持,勇敢和善良的力量。

中芬友谊台球赛波罗的海的落日
别离

我有时怀疑自己自私薄情,面对生活中大多数的离别都不会太有感触。

比如,离家去外地求学,毕业和同学朋友说再见,我从不会哭的稀里哗啦。因为那时我心里无比笃定,分开只是暂时,我们肯定还会再见,或者说我们很容易再相见。

但这次不一样了。时空距离、通讯障碍,让我们的下一次相见变得奢侈。我的胸腔从几天起就变得发堵,喉咙一直酸痛,想到和大家说再见就无比难受。冲了最后一次公交卡,去了最后一次市区,吃了最后一次学校餐,做了最后一次礼拜,去湖边看了最后一次落日......原来最后的仪式感是这样沉重,原来“不得不”会拉扯出阵阵疼痛。

在芬兰的三个月,我像是掉进了时间的缝隙,不再匆匆忙忙,不再左顾右盼忧心忡忡,不把生活当成一个作业,不再为世俗的既定和他人的眼光交付满意的答卷。这是难以忘怀的三个月。

但这终究不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想念不等于迷恋,我要带着友谊、回忆和幸福的真谛,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节奏了。

我的2019没有春天,却拥有一段属于人生的高光时刻。

离开前一晚,夜晚12点的落日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