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溪流再忆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3-21 15:3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我的梦中,希望自己有座院子,院子里修一环形小渠,其中养各色野生鱼类,可大可小,再杂植些睡莲、藻荇,闲时观之,最可乐也。不过这只是梦而已,人近中年,疲于奔命养'...

在我的梦中,希望自己有座院子,院子里修一环形小渠,其中养各色野生鱼类,可大可小,再杂植些睡莲、藻荇,闲时观之,最可乐也。

不过这只是梦而已,人近中年,疲于奔命养家糊口,既无心思、亦无钱财于买地修渠。不过,能够做做梦,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修渠的梦想,源于对小溪的热爱。在我儿时印象中,溪即渠,当然,细扣字眼,可能溪是天然的流水沟,而渠可能是人工修筑的。当然,也有人直接称溪为长沟,宋代陈与义有词云: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老家的塆东头,有一溪,水流长年不断。其水源头来自一水库,曰刘付二水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父亲承包此水库,纯天然养殖鱼类,库中除投鱼苗外,无其他任何添加物。故水质清冽,数米深可见水底沙,可直接饮用。那时干活人渴了,就直接到水库边,洗个手,捧几捧水喝,甜甜的,解渴,然后就水洗个脸,一身轻松。那时塆里没有井,家庭用水,就是来自水库。

库水自闸门经暗渠(贯通坝体)流出,形成一人工灌溉渠,宽约两米。

渠水前流至数百米处,渠坝有一小一出口,一小股水自出口流出(渠主流继续向前,往易林铺方向),直入清水塘。清水塘一亩见方,老家传言,此塘有万世不竭之说,因塘底有三口泉眼,涌水不止。六七十年代某年大旱,周边池塘尽干,老井见底,唯有清水塘水位不减,众乡人纷纷来清水塘挑水吃,仍然不干。

清水塘水很清,一方面可能真有泉眼,另一方面,水渠不断补入的库水,本来很清。清水塘北面有一出口,宽约一尺,水从出口流出,下雨水涨则水流大,平日则细流。

流水往北,最后折而东去,由是形成小溪。

在我潜意识里,自清水塘而下的小溪,才是真正的小溪,老家话曰“港”,而那条宽渠,则是大溪,类似小河。

出塆东口,走数十米,便临小溪开阔处。去田地干农活,须越溪而过。故此处一直有小石桥,不过多次毁损。九十年代中,伯父退休归故里,他牵头,带数人,用半块断裂空心水泥板架成简易桥,发挥功用至今。小桥底下溪水潺潺,如唱欢歌,昼夜不断。水清澈见底,水流小时,可清晰的见到一群群大麦般大小鱼苗,集群游动,老家人称之曰“大头蛆”,大约是它们头大身子小,像蛆。

小溪里多红眼痣子、鲫鱼、沙狗、麦穗、青虾、螃蟹、黄鳝。我最喜欢的是红眼痣子,因眼睛透红,故名。学名马口,又名哕嘴巴,因嘴巴大。成鱼长约半尺,重约一两,雄鱼身显蓝黄彩色,十分性感,性格凶猛,以食小鱼和小虫为生,游速极快,水中冲刺,迅如闪电。此鱼抓不住,只能钓或者粘网粘。小时候我喜欢在小桥下,看小红眼痣子来回冲刺,一看半天。2000年后,红眼痣子正式在老家绝迹,原因可能是那年水库见底,被人电网扫了一遍,鱼鳖尽死绝。

还有另一原因,父亲没再承包水库,新承包人用现代养殖法,往水库里倾倒大量肥料、动物粪便,水质变黑。红眼痣子很挑剔,它向往的是碧水蓝天,如此混浊环境,它宁愿灭绝以示节。

那时小朋友们一到夏天,就没事小溪里摸鱼虾。水底石头缝边,草丛里,都是鱼虾藏身之所。只要水平足够,摸一上午,可得一碗菜。摸鱼最厉害的是堂哥,他出手必有鱼。上学时,只要见到有水处,他必然要去摸,总能有收获。堂哥既善摸鱼,亦精捉鱼。

那年某日,大雨过后,小溪暴涨,清水塘里几条大鲤鱼顺水而处,进入溪中,塆里头五六个大人全出动(我们塆总共才六户人家),带网兜的,带竹罩鱼笼的,纷纷守候在塆东口的小桥底下,众人皆入水中,手中工具备好,就等大鱼出现,随处准备战斗。那时堂哥才十一二岁,他赤手空拳,赤裸上身立于水中。突然水中一声响,浪花涌动,大鱼出现!众人还未来得及出手,三四斤大鲤鱼已在堂哥手中蹦哒!不多时,同样一幕再次出现,堂哥如法炮制,连抓大鲤三条,众人皆空手而归,叹息不止。

2020.3.21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