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曼德勒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5-29 18:1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应该还是几年前从泰国回来,开始对缅甸有了执念。其实当时对那里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是东南亚又一个佛教国家,大量的游记里充斥着缅甸的微笑,可谁又知道呢'...

应该还是几年前从泰国回来,开始对缅甸有了执念。其实当时对那里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是东南亚又一个佛教国家,大量的游记里充斥着缅甸的微笑,可谁又知道呢?LP买了,下来就是静等机票了。

这种预计成型果然不容易,熬到18年,西安才开了直航,对转机有怨念的怎能错过这个机会,恩,收拾背包,走。

川航的大夜航,抵达的时候已经是差不多3点的样子,迷迷糊糊出关,曼德勒的夜晚没什么灯,一路几乎都是漆黑的,偶尔那几盏灯也没有任何作用,看不出夜里曼德勒的模样。

买的电话卡还没有生效,导航不起作用,听天由命的跟着车就这么到了酒店。睡一觉再说吧。

本想着可以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却因为换了个地方,早早就无了睡意。起床,洗漱,推开窗户外面是大片的树,间或点缀着房屋,再远一点是城市,层层的建筑并没什么特别,说不上是哪,也看不出地域。

再远的地方隆起的山丘,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曼德勒山。

酒店里对付完早饭,踏出大厅的那一瞬间脑袋为之一振,呼啸的摩托旁若无人的开过,丝毫找不到过马路的地方。

“没错,这就是曼德勒了。”

没有走太远,散散步,感受了下街上摩托的阵势,就又回酒店了。

这时候才发现,与酒店一墙之隔的居然是曼德勒大学。

引起注意是吵闹的民族音乐,可以听得出是喜庆的事情,以及不停循环的广播和人声。爱凑热闹的当然不能视而不见,还没上楼就又跑了出来。

看服装应该是毕业典礼,学生和家长都身着华丽,有趣的是学生大多在学位服里面套着缅甸的民族服饰,男生穿着长长的基隆,国内不常见的景象倒是让人兴奋。

不小的广场里挤满了人。除了学生和家长外,最多的应该是摄影师,不知道当天是不是整个曼德勒的摄影师都到这里来了。摄影师穿着专业的马甲,背着C或者N系的单反,大多都是C幅的机子,和学生交谈拍照,偶尔还会遇到无人机在头顶飞过,定睛一看,daji无疑了。

在缅甸,能进入大学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缅甸的大学录取率几乎只有三成左右,相交中国低了将近一半。

在这里理工科的学生很多,学医几乎是所有考生的愿望,看得出这里医生的地位会很高,而且据说,就因为大家都想学医,所以缅甸最好的五所大学都是医学院校。缅甸的高中也是为了迎合这些学生,几乎所有的资源都给了理工科考生,而经济和文史则仅各占10%的样子。

看到一些非官方的报道,缅甸大学生毕业后也有大量找不到工作的,看样子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很多地方都有存在啊。

对了,缅甸的大学多是12月开学的,可能还有1月的,至于为什么,多是因为长期动乱的原因吧。

缅甸是一座无比虔诚的王国,至少多数人是这么看的。

太多的游记里记录着这里的人悠然自得,与世无争,随时随地会给你一个灿烂的微笑。然而到底如何,却又真的说不清楚,街边的微笑是不少,但是很多的院子也被高墙围起,墙头上一圈圈钢铁荆棘让这地方看起来也并不那么善良。

这些房子多高大奢华,当地人说很多是华人所有。

华人在缅甸没有选举权,因此只能一心从商。当年飘洋过海,背井离乡的闽粤人士本善于经商,因此各个赚得盆满钵满,与当地缅人大相径庭。当地缅人对此却嗤之以鼻,富了钱包,缺空了灵魂,这对于一个佛教国家来说却成为了最大的贫困。

当地人对佛的敬畏游客是无法感知的,信仰所带来的欢乐外地人又怎会明白。

缅甸人一生至少出家一次,多则数年,少则几周,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寺庙,跟着师傅研习佛法。

马哈跟达央僧院距离乌本桥不远,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五十年的时间却有上千的僧人在此修行。信仰小乘佛教的僧人流传着过午不食,托钵化缘的传统。僧人一天只进食两餐,一次是早上4点,一次是中午11点左右。

这里的僧人已经不需要在街上去化缘了,每天在11点前会有大量的游客涌入,在寺里给这些僧人布施。僧侣从小到大排成两排,依次在游客的面前走过,几十米的距离就会让他们面前的钵中堆满食物,越是小的僧侣得的越多,游客们也多是图个新鲜,前面看到长相可爱的僧侣就一股脑的放进去食物,往往到后面年长的僧侣路过时已没有食物可以布施。看着他们端着少量食物走进饭堂的背影略显凄凉。还好僧院里还有自备的食物,想象也是,都是正长身体的少年,天天靠布施的蛋糕饼干怎么可以。

僧院出来步行十分钟就是著名的乌本桥了,这个全球最长的木桥之一,近1200米的长度,始建于1856年,全部由柚木做成。

这座桥本是为了方便湖水两边的居民,现在成了缅甸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日落时分,桥上更是积攒了更多的人,本不宽的木桥经常会出现堵住的现象,桥两边并没有防护栏杆,旱季时桥面距地面有五米来高的距离,看起来还是有些许危险的。据说到雨季,湖水上涨,水面的涟漪都会碰触到桥板,想象那时一定是一片广袤的水源。

乌本桥下的湖水连着伊洛瓦底江,这条江发源于中国察隅,在中国境内叫独龙江,自北向南一路流去。

如果有时间,在曼德勒可以选择乘船前往蒲甘,顺着伊洛瓦底江可能一晚上的光景就能到达。在缅甸本来就应该晃晃悠悠的,急不得。缅甸的司机最不喜欢别人问到达的时间,这是当地的禁忌,切不可提。遇到好的司机,多是微笑不语,或是用该到的时间就到了这般禅语塘塞而过,脾气不好的司机则早已连骂带喊,让人无法招架了。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的缅甸就是这里,一望无际的平原,丛林中隐匿的佛塔,不论日出还是日落,都令人难以忘怀。

无数来蒲甘的人,都会在黎明与黄昏登上佛塔,静静的面对着眼前的美景。

蒲甘曾是缅人建立的第一个缅甸王朝,现在的蒲甘还能找到当时城墙与城门的遗址。蒲甘建立于849年,1044年统一缅甸。当时的缅甸异常繁华,与不远的吴哥王朝一同称霸东南亚。

当时的国王是阿努律陀,在一次战胜后将南传佛教带到了蒲甘,这也就使佛教在当时的蒲甘平原兴盛起来。最鼎盛的时期,整个蒲甘平原遍布着上万座的佛寺,甚至从斯里兰卡那里抢夺了南传佛教的中心。

蒲甘和任何一个奢华的王朝一样,在鼎盛之后就是衰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元朝忽必烈的入侵,以及各种内患造成了蒲甘的陨落。这个当时东南亚的巨人只留下现在这些伟大的遗址。

蒲甘衰败后,平原上的佛寺很多已无人问津,加上是地震多发区,对建筑的损坏也是不断,但到今天为止近3000多座佛塔遗留下来。

值得说的是蒲甘现在并不是世界文化遗产,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缅甸政局的动荡,当时的军政府并没有很好的去修缮这些遗址,致使很多寺院的维修遍布现代建筑的痕迹,并且,当地还在平原上修建了一座十多层高的观光塔,在平原上异常扎眼,算是这里最不合时宜的建筑了。

在蒲甘是不能睡到日上三竿的,这里最迷人的就是日出,天不亮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很多车辆向着一个山坡聚集,蒲甘的佛塔已经明令禁止盘但,所以这个山坡做为一个制高点,常年的临晨聚集着游客。凌晨时分,只有点滴晨曦,游客都慵懒的挤在一起,看丛林中薄雾散去,等待着太阳从佛塔上升起。

在蒲甘还可以乘坐热气球去观看日出,老远就可以看到一个个热气球在蓄势待发,只是蒲甘热气球的价格奇高,乘坐一次和在缅甸游玩一圈的价格相仿。

蒲甘地区保存最完整,也最大的寺庙是阿难陀寺,也是最受当地人崇敬的寺庙,是江喜陀王朝时期所建立,寺庙为标准的十字形,四个入口,正中间有四尊高达9米的佛像,南北两个方向的佛像还是原作,东西两尊则是后期所建立。缅甸的寺庙多是四个方向的,四面都有可以进出的门庭,大体看来还极为相似,所以在这里,方位感不好的要多注意了,很可能就走错了出口,要再绕上很大一圈。

寺院门口的会有很多推销明信片的小孩,各国语言轮番上阵,让人汗颜。吴哥窟也有很多这样子的孩子,有的是上半天学,卖半天货品,有的是已完全辍学。这里的小孩应该也是吧,当天路过当地的学校,墙内喧嚣,并没有放假的迹象。其实对这些孩子而言,真不知道是否该去买上一沓明信片以表关怀,毕竟买的多了,他们可能就真的再也不能去上学了。

距离阿难陀寺不远的地方还有当地非常有名的瑞喜宫,有着蒲甘最大的佛塔,四十余米高,通体贴金,蓝天下明晃晃的耀眼。瑞喜宫为阿努律陀时期开始建立,到江喜陀时期才建成。垮了三个朝代。可见工程的巨大。瑞喜宫内有一间小房子供奉着37尊神灵,是在蒲甘兴盛佛教之前民众的信仰。君王为了满足那些不愿背叛信仰的民众所作出的妥协,想一想,这样子的君王甚是可爱啊。

曼德勒是缅甸的故都,这里也叫“瓦城”,1857年才成为一座城市,而到1861年才成为当时的首都。当时的锡袍国王应该也想不到,25年后,英国人就用炮火轰开了曼德勒城墙的大门,将他们赶了出去。英国人进驻曼德勒皇宫,并拆除了城市中的一块,将其改建成阅兵场。现在在曼德勒城墙内部还有一块神秘的军事基地,这里外国人是不允许进入的。除了城墙东侧一条直通曼德勒皇宫的道路之外,你若刚踏上护城河上的桥,就有卫兵向你示意离开。

曼德勒皇宫其实也很多都早已毁于当年的炮火,现在所看到的皇宫多是后期修复而成。站在皇宫内的观景塔上可看到皇宫的整体,红色的都是柚木,部分装饰性的位置会有描金,整个皇宫中零星点缀着几栋白色的建筑,多是当年妃子嬉戏的场所。

整个皇宫里看不到什么家具,大多是空旷的房子。说是很多当年国王使用的家具都在战火中遗失了,在皇宫的最尽头,会有一间专门用来展示国王生平的展览室,这里可以看到当年国王与皇后的服装,床榻,以及照片之类,不知是否为原物,只是觉得当地对这些文物也并没有特别的看护,人来人往,倒是与游客打成一片。

从皇宫出来,往北走14条街就能看到金宫寺,说是寺,其实仅仅是一栋建筑,也没有什么僧人,但依旧会有当地人进来跪拜。金宫寺完全有柚木制作,上面雕刻着非常多精美奢华的塑像。光影间,还依稀能感觉到古人走过的样子。

金宫寺本不在这里,之前是在曼德勒皇宫中,由敏东王主持建立,后敏东王驾崩于金宫寺内。之后继任王位的锡袍王据说经常会在金宫寺内看到敏东王的鬼魂,因为实在招架不住,所以迫不得已将金宫寺搬出了皇宫,重新组建于现址。不过没想到,在后世看来,却是拯救了金宫寺,金宫寺之前原址周边的建筑,早已毁于当时的炮火之中。

在金宫寺的旁边,是一座体量巨大的水泥建筑,建于1966年,叫做独特僧院,这里原也是由敏东王兴建,通体柚木搭建而成,曾被誉为曼德勒最美丽的建筑,只可惜在1890年被烧毁。现在的建筑模仿了当时的样子,通体白色,在门窗勾勒出描金浮雕。内部空旷,如室内运动场一般。

顺着这里继续王北走,在快要到达山东南入口的地方,会看到一片白色佛塔群,这里就是有名的固都陶佛塔。这里树立着729尊佛塔,每尊佛塔内部都有一块碑文。相传这里来源于敏东王所举办的第五届佛教大会,19世纪中叶敏东王号召2400多名高僧来此,共同对佛经进行编著修订,并将修订好的成品刻于碑上,后世人们又在其上盖了佛塔,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固都陶佛塔。这里被誉为世界最大的书籍,传说当年数名高僧不间断的接力念经,耗时六个月才将这里的佛经诵完。

在固都陶佛塔的旁边还有个山达牟尼寺,也是成片的佛塔群,共758座,中间的金色佛塔是敏东王为弟弟加襄王所建,里面还存有加襄王的骨灰。

曼德勒地区最有名的佛塔是摩诃牟尼佛塔。塔内3.9米的坐佛每天要接受成千上万的信众前来供奉。这座青铜佛像传说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经过佛祖的开光,在院内的一个展厅里可以看到这尊佛像的由来。

这里最大的特色是每天都有人前来给佛像贴金箔,日积月累,最后的地方已经有16公分之厚。由此可见缅甸人对佛的虔诚真是非同一般。贴金箔只能男性前去,女性之可以在殿外跪拜,为了让女性能够更好的观看到佛像,在佛像的背面还放置了电视,可以实时看到佛像的样貌。

曼德勒整体还是悠闲的。没有地铁的城市都是悠闲的吧,看不到人流穿梭的入站口,也看不到人挤人的屏蔽门,这么说来,好像人少的地方才会显得悠闲。

现在的曼德勒是一座水泥的城市,如植物一般生长,这里很多民居是没有顶的,因为有了钱还可以继续加盖。道路上也总是可以看到基建用的砖头与沙石。

城市里有很多的鸽子,应该是总有好心人在喂食,在路边能够常见到专供鸽子吃的食物,谷物,撒了一地。街边总会有老人在躺椅上睡觉,无论早上、中午还是晚上。

曼德勒的道路多是笔直的,一条街会延伸很远,每条都用数字命名,很小的路也会,有时候会不小心数错而错过。但是往往,错过会让你遇到更神奇的风景。

在早市上,会看到当地人顶着巨大的箩筐在小摊前讨价还价,挑选着新鲜的蔬菜,这里还会售卖整只的家禽,拔了毛,整齐的码放在箩筐里。

街角总会有做早饭的摊位,当地人喜欢油炸,老远就会闻到油的味道,看不清炸的是什么,多数是米糊状的食品。

拐过街角,会有大把的鲜花堆放在地上,等着去被挑选,忘了在哪里看到“今生卖花,来生漂亮”,不知道这里的人是不是也知道这个意思。

不时会有僧侣从你身边走过,默默的走过,不知道是不是要前往下一个布施的人家。

寺庙前会有卖花的少年,一串串好的花束,等着敬献给佛祖。

寺庙旁边的空地里还会遇到踢球的少年,赤裸上身,踢得是当地的藤球,用的是类似排球的网子,两个人一组,围观着十几个观众。

运气好还会遇到当地的游行,不知道在干什么,只看到花车一辆辆路过,步行的队伍衣着华丽,音乐震耳欲聋,有人打扮的美艳,也有人打扮的丑态。

这里,都是曼德勒。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