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丨琼海蔡家宅:侨乡岁月长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db:出处] 2021-08-27 17:36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文/枕寒 中国人自古有荣归故里、落叶归根的情怀,而侨乡的建筑正是这份情怀的寄托。侨乡琼海许多人家的先辈都有过远赴南洋当番客的经历,功成名就之后回乡'...

文/枕寒

中国人自古有荣归故里、落叶归根的情怀,而侨乡的建筑正是这份情怀的寄托。

侨乡琼海许多人家的先辈都有过远赴南洋当番客的经历,功成名就之后回乡兴建祖宅,留下了许多风格独树一帜的建筑,其中以留客村的蔡家宅最出众,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

蔡家宅中的南洋记忆

蔡家宅距离博鳌高铁站不远,虽然没有旅游交通路线贯通至此,但慕名前来观光的散客与旅游团络绎不绝,我们亦是其中一员。

蔡家宅建筑群坐落在绿意森森的大院中,由蔡家四兄弟共同建造,又以兄长蔡家森之宅规模最大。蔡家大院中曲径通幽,有笔直高耸的槟榔林与椰树林,有800年重阳木遮天蔽日,也有荷花深潭、小桥流水、古意凉亭。环顾一圈,只见门扉紧闭,询问村民后才得知宅院在维护,计划于2021年8月重新开放,好在诚恳地说明来意后,获得了参观许可。

游览侨乡建筑,犹如阅读一本书,在每一栋建筑的细节中都能品读到主人家的人生足迹。蔡家四宅的房檐、窗格外围均绘有亮丽的黄、粉、蓝色条纹,是印尼地区的建筑特色。蔡家森远赴南洋时在印尼地区闯荡,从航运起家,鼎盛时期拥有25艘大型铁船队,被当时的印尼国王奉为座上宾。富甲一方的蔡家兄弟于2021年返乡兴建祖宅,动用船只将水泥、琉璃等建筑材料从海外运回,耗时十年终于完工。但蔡家兄弟在此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为躲避战乱,他们举家迁往印尼,仅有蔡母驻守家中。蔡母去世后,此处便成了空宅,战时曾作为交通站使用。

蔡家森宅为回字形两层三进合院,四面均建有房屋,形成封闭式院落。整座建筑的墙体均由细长的灰砖搭建而成,未经粉刷,粗犷的墙体搭配繁复细腻的雕塑花纹,十分独特。彩绘的阳台和天台外缘已爬满斑驳的黑斑,岁月的痕迹与浓烈的色彩融为一体,为整个建筑增加了独特的韵味与历史厚重感;印尼风情中,又镶嵌着琼北地区常见的翡翠绿古币石花窗、葫芦石花窗、贝壳雕花等。而房顶上的拱形设计与转折,让整座宅子形似古堡。

宅院设有数十个门扉,窗户多达百余个,回廊贯通宅院四面,雨天亦畅通无阻。门扉、厅堂设计与家居均采用典型的岭南样式,尽管过了许多年,屋内的装修与家居依然很崭新如初。一楼一侧的小屋将开发为展厅,用于摆放众多关于蔡家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蔡家森的后人蔡王普君女士生活在宅院中,看顾着祖辈留下的家族财富与记忆。

这里实在过于独特,我们与前来观光的旅客围着几栋宅子绕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意犹未尽。

留客村前景留客

蔡家大院对面,是踏入留客村那一刻就夺走了我们注意力的田园风光。

一条石板铺就的步道延伸向铺设着古质木桌椅的品莲轩,两潭湖水静卧两侧,莲花早已落败,湖中只见零星几片莲叶。若是夏天莲花盛放时在轩中品茶,必然更富有趣味。

步道连着木栈道,桥指向桥,一直通往万泉河边。这里原是一个古渡口,相同的渡口彼时还有8个,留客村的先辈当年或许就是从这里出发,沿着万泉河进入大海,驶向南海彼岸。待功成名就后,归来的船只又在此停泊,船上或许载着伴手礼,或许托运着从海外千里迢迢运回的建筑材料,渡口前或许围满了翘首以盼的家人与村民。

如今渡口已失去实际作用,但风景这边独好。沿着河边的木栈道踱步,脚步不由得慢下来,眼前有乌篷船与木帆船,一座鲜艳的红桥架在远方的河上,你在看桥,桥上的人在看风景,彼此眼中是不同的诗意生活。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