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北京,我发现,我又不愿意动弹了。明明雨后的天也很蓝,但我需要做很久的心理动员,比如想想五百米外的甜品店那香喷喷的咸味司康饼,或八百米外的面包房晚六点后的买一赠一,才能勉为其难出个门。
我的身体变沉重了,精神也更易疲惫,而在乌兰布统的时候,我能五点多出发去爬山看日出,能在草原上、在树林中、在峡谷里、在河道边一直走,一直走,走上两三万步也不觉得累。可能是因为那里有脚踩在干枯的树叶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有放眼望去哪儿都没有路所以可以选择任何方向前行的自由感,有温柔优雅的白桦树、不被遮蔽的天空、不拐弯的风和只要你停下来就能聆听到的绝对的安静。
那几日的生活如此具体。每天,我都带着对早餐的期待醒来:热乎乎的蒙古包子烧卖、刚炸的果子油条和每家味道都不太一样的大锅奶茶。我问其中最好的一家,您是怎么煮的?那个姑娘骄傲又俏皮地回答:秘方!每晚,我们都早早地上床窝着,尽管住宿条件一言难尽,不是床太硬,就是锅炉坏了没有热水或电压不稳反复停电,但回看一天的照片,总能带着心满意足的心情睡去。每天,我们行走,呼吸、呼吸、呼吸,感受到胸腔里的跳动,血液的暖流向指尖,抖落裤脚的草籽,看一双新鞋被草屑、泥土、河水和马粪重新上色;一路上,我们明明与马、牛、羊相遇过那么多次,但每一次新的遇见都还是会心中一喜,看不厌,看不烦,看不倦。
想起我们出发的时候,有人说,乌兰布统的叶子都掉了一半了,秋色尽失,别来。同样的风景,永远有人觉得失望,而有人觉得欣喜。
对我来说,我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乌兰布统有多好,换成阿勒泰,换成呼伦贝尔,应该都一样。旅行本身就是层滤镜,是因为我愿意把我生活里的这段时光毫无保留地交给它,我才在秋天拥有了一段秋光。

















(以上照片皆为原片。器材:手机&佳能R6配24-105红圈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