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后是流动的中国。今年长三角暑期铁路运输正式拉开大幕。62天时间窗口。预计将发送旅客超过1.9亿人次。这个数字比去年增长6.7%。创下历史新纪录。长三角铁路网正经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考验。
客流走势呈现典型双峰特征。七月初已迎来首轮高峰。八月中下旬才是真正的大考。最高峰将在那时出现。中间时段相对平缓些。这种波浪式起伏考验着调度能力。家庭出行意愿很强烈。亲子旅游成为绝对主力。研学交流团随处可见。年轻人追着演唱会音乐节跑。体育赛事也吸引大量跨城观众。旅游流构成明显变化。
传统热门方向压力不减。北京西安青岛厦门仍是首选。东北西北避暑线路升温。长三角内部同样热闹。上海南京杭州构成黄金三角。苏州园林扬州早茶黄山云海。短途游持续火爆。周末效应特别突出。周五下午和周日晚上最紧张。车厢里总能看到背包的学生和拖着行李箱的家庭。教育资源集中城市客流阶段性暴涨。务工集散地城市首尾两端也面临集中输送。
运力提升是应对的关键。七月一号新运行图准时启用。长三角向外辐射能力增强。增开了前往山东四川的直通车。贵州云南广西方向运力得到补充。区域内城市间加开车次更多。管内列车穿梭更频繁。临时旅客列车也安排上了。整整28.5对暑运临客整装待发。25对跑长途跨省线路。3.5对服务区域内短途需求。该加开就加开。运力调配相当灵活。
铁路部门似乎早有预判。新线新站新车的投入产生效果。路网优化释放了部分压力。新增运力资源吃掉了部分增量。否则这个暑运会更加艰难。上铁集团的动作相当迅速。高峰运行图结合临客开行。双保险应对汹涌人潮。运能和需求在动态匹配。
旅客发送量创新高已成定局。背后是经济活跃度的折射。老百姓愿意出门敢消费。跨城流动恢复甚至超过以往。铁路运输能力同步提升。满足多样化出行不是空话。服务细节在持续改进。面对1.9亿人次的运输大考。长三角铁路网正在交出答卷。首轮高峰平稳度过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