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立体交通网托起西北春运返程新速度

兰州中川机场东站启用首日,来自武威的旅客张先生仅用55分钟便完成跨城换乘。这种效率的提升源于甘肃铁路网络与新建航站楼的深度耦合——通过空铁联运设计,河西走廊与省会间的通行时间压缩至原有时长的三分之一。作为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核心节点,这种立体化接驳模式正在重塑区域出行格局。

面对春运返程压力,铁路系统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实现了运力扩容。兰张高铁兰武段开通后,武威至兰州方向每日增开8对动车组,单日最高输送能力突破2.4万人次。新建的机场东站设置4个站台8条到发线,预留了对接未来城际铁路的物理接口。智能化票务系统与航站楼实现数据互通,旅客可在同一建筑体内完成航空与铁路的联程换乘。

返程高峰铁路严管不文明行为获赞

春运返程高峰期间,铁路系统迎来大规模人员流动压力。面对激增的客流量,多地铁路部门通过优化列车调度方案、加密重点线路车次、延长候车区域服务时间等措施,有效保障了运输秩序平稳运行。数据显示,单日最高开行列车数量较平日增长约15%,部分枢纽车站的旅客平均候车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

在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乘车环境的维护成为另一项重点工作。以近日D7594次列车事件为例,乘务组接到乘客投诉后,五分钟内完成现场处置,并启动二次巡查机制。当涉事旅客再次出现不文明行为时,工作人员迅速联动铁路公安介入,完整记录事件过程并固定证据。这种分级响应模式既体现了服务的人性化,也彰显了规则执行的严肃性。

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装满幸福

3月初的山西运城站台,一列编号Y402的银发旅游专列缓缓启动。636名平均年龄近70岁的旅客透过车窗挥手,列车载着他们跨越四省九市,开启为期13天的南方踏青之旅。这趟由5节软卧车厢、8节硬卧车厢组成的移动家园,正在重新定义老年群体的出行方式。

为应对银发旅游市场需求,铁路部门在硬件配置与软性服务上同步升级。车厢内设置无障碍通道,每节卧铺配备紧急呼叫装置,餐车每日提供低糖低盐餐食。随车医疗组携带血压计、急救箱等设备,实时监测旅客健康状况。这些细节设计让平均年龄70岁的旅行团成员能够安心享受1600公里的长途旅程。

铁路安全整改动真格 阳江行动回应民生关切

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近日针对阳春市铁路道口改造进度问题开展专项约谈,引发公众对铁路安全治理的关注。此次约谈并非单纯问责程序,而是通过规范化的监管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为即将到来的春运返程高峰筑牢安全基础。

约谈过程中,阳江市交通运输局与阳春市人民政府系统梳理了项目推进的客观困难,并提出分阶段实施计划。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将国务院关于加强铁路安全治理的指导文件作为行动纲领,结合2025年全国铁路会议精神制定可量化的工作方案。这种“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的管理模式,既体现了制度刚性,也为地方执行留出灵活空间。

铁路积分新政为老年旅客送上暖心礼包

4月1日实施的铁路常旅客会员新规,为老年群体出行带来实质性优惠。这项专门面向60周岁以上旅客的积分升级政策,将原有乘车积分兑换比例提升至票面金额的15倍,相当于普通会员标准的3倍。通过具体的数字换算可以看出,老年旅客每消费1000元即可兑换价值150元的车票,显著降低高频出行群体的交通成本。

从政策设计细节来看,积分使用规则既保持灵活性又兼顾公平性。允许兑换车票办理一次改签操作,同时以积分抵扣改签费用,这种安排既符合老年群体出行计划易变的特点,又避免票务资源浪费。明确将旅游专列和国际列车排除在优惠范围之外,则体现了精准施策的原则,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分配。

动力电池搭上铁路快车释放产业升级信号

3月18日从湖北荆门发出的38031次货运列车,装载的不仅是成箱的动力锂电池,更承载着新能源产业物流转型的关键突破。作为湖北省首条动力电池铁路运输专线,这条连接荆门与广西防城港的通道仅需24小时即可完成跨省运输,比传统公路效率提升50%以上,其背后折射出新能源产业链条的系统性升级。

此次运输方案的设计凸显专业性与安全性双重考量。铁路部门联合企业定制了锂电池专用集装箱,通过振动冲击试验、热稳定测试等六项技术验证,并在装载环节使用绝缘隔离材料。货运编组采取优先挂运机制,全程配备专业危化品运输团队,形成从资质审核到终端交付的闭环管理体系。数据显示,新模式使单次运输成本下降4%,年运力提升至公路运输的3倍,有效缓解了锂电池企业产能扩张与物流瓶颈的矛盾。

这个工作室让铁路职工悄悄变了样

在呼和浩特站的售票大厅里,职工孟煜结束当天工作后没有急着回家。他熟练地拐进走廊尽头的房间,半小时后带着舒展的眉宇走出门。这个改变源于车站党委2022年创建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如今已成为两千多名职工调节状态的“充电站”。

总投入75万元建设的标准化心理疏导室,配备着从心理咨询室到音乐疗愈舱的完整设施。10个车间健康屋里,云诊健康检测仪能生成个性化压力评估报告,按摩椅和跑步机则承担着物理放松功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雅珅带领的四人团队,让专业心理服务覆盖到每个班组。

铁路大动脉的春季体检护航返程路

西南地区铁路干线迎来年度集中整修期。南宁局集团在焦柳线、南昆线等运输大通道同步展开的集中修作业,正为后续客货运输高峰筑牢安全基础。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路段,这些线路承担着中南与华南地区的重要运输任务,其设备状态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节奏。

此次集中修覆盖线路清筛、钢轨更换等十余项关键作业。施工部门通过分级管控模式,将责任细化到每个作业单元,技术人员全程跟班盯控道岔调整、轨距精测等关键工序。在广西特有的潮湿气候条件下,工程团队创新采用轨道车加挂客运车厢的运输方案,既保障了2000余名施工人员的安全通勤,又避免了对既有线路运输的干扰。

铁路新票制让赣闽春游更省心

随着春游客流持续攀升,赣闽两省铁路网络迎来首波出行高峰。南昌铁路局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推出覆盖通勤、商旅、旅游等场景的11款票制产品,为不同出行需求的旅客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展现出铁路部门应对客流波动的灵活调度能力。

针对高频次出行群体,铁路部门在原有定期票基础上新增10种梯度产品,使用周期覆盖10次至55次不等,为通勤族和企业团队提供更精细的选择空间。计次票系统同步优化,新增10次短周期套餐并扩容行程预约数量,使得商务差旅者能提前锁定更多车次,有效降低临时购票压力。这种阶梯式票制设计既平衡了运力资源,也减少了旅客出行成本。

深夜铁轨上的守护者为返程系紧“安全带”

3月17日凌晨的拉萨西站,当最后一批工具清点装箱时,轨道几何尺寸误差被控制在0.3毫米以内。这个数据背后是12名铁路工人持续290分钟的标准作业,也是全国铁路系统应对返程高峰的常规工作场景。在旅客看不见的深夜时段,全国日均开展着超过2000个同类施工项目,为日间奔涌的钢铁动脉提供基础保障。

返程高峰期的运输安全建立在毫米级的精确控制上。拉萨综合维修车间采用的“分步式防护体系”具有行业代表性:信号工先行拆除精密设备,捣固车实施模块化作业,最后引入轨道几何检测系统进行三维校核。这种递进式作业模式将设备损伤率降低了78%,在青藏铁路公司管辖范围内已实现连续1400天零事故记录。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2025年3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