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铁路部门雪中送炭,温暖春运路

宝子们,这贵州的天气真是“冻”真格的,寒潮一来,雪花飘飘,路上都结冰了,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慌。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贵州的铁路部门直接开挂,把服务做到了家,这操作必须得给点个赞!

先说六盘水车务段,这帮兄弟们简直不要太给力。他们不仅在车站里撒盐、扫雪、铺草垫,还加派人手盯着旅客的安全,生怕大家滑一跤。广播里提醒的声音也更勤了,时刻提醒着大家注意脚下。而且,售票处也更灵活了,方便大家退票改签,还提供开水、充电这些贴心服务,这不就是把家搬到了车站嘛!

六盘水工电段的小伙伴们也毫不含糊,230人齐上阵,在铁路沿线的重点区段严防死守。前期还组织了35人对梅花山、且午两个车站进行了两轮扫雪除雪作业,这效率,杠杠的!

铁路服务暖人心,手写车票显真情

最近,广西桂林车站发生了一件让人暖心的事。一位77岁的老人拿着一张手写“车票”独自乘车,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这位老人姓邹,居住在桂林,此次是准备回老家湖南祁东过年。由于女儿工作繁忙,无法陪同老人出行,于是为他制作了一张手写“车票”,并反复叮嘱老人如果遇到困难,就向穿着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这张手写“车票”上清晰地标注了车次、时间、检票口等信息,座位号旁还写着“靠窗”两个字,方便老人寻找座位。客运值班员王敏雪在候车室找到老人后,核验了老人的乘车信息与手写“车票”一致,随后一路护送他乘上动车,并与列车长办理好交接,才安心离开。

7053次“慢火车”:岁月悠悠,情满旅途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铁以其风驰电掣的速度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但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仍有一趟“慢火车”默默坚守,它就是7053次列车。这趟自20世纪70年代开行至今的列车,宛如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温暖的老人,承载着沿线居民的希望与梦想,见证了时代的变迁。7053次列车的票价亲民,全程仅需11.5元,最低票价更是只要1元,这对于沿线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无论是赶集上店,还是走亲访友,这趟列车都是他们出行的首选。铁路部门为了提升旅客的乘车体验,对列车进行了多次升级。如今,虽然外观依旧是绿皮车,但车厢内已装上了空调,乘车环境焕然一新,改变了以往夏天闷热的情况。此外,铁路部门还硬化了道路、修路架桥、改造车站,新建了候车亭,努力将“慢火车”打造成贴近群众的“公交车”。

荆楚高铁餐食上新,舌尖上的春运更暖心

春运期间,铁路运输迎来客流高峰,而今年荆楚高铁列车的餐食上新,无疑是给旅途增添了一份温暖和惊喜。对于旅客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场舌尖上的享受。在长途旅行中,能够品尝到家乡的味道或其他地域的特色美食,无疑会让旅途变得更加惬意和难忘。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此次推出的红烧肉圆和金汤巴沙鱼两款盒饭套餐,不仅引入了荆楚特色美食,还融合了其他地域风味,满足了不同旅客的口味需求。这种贴心的举措,不仅让旅客在高铁上能够享受到美味的餐食,更体现了铁路部门对旅客需求的关注和重视。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人来说,能够在异乡的列车上品尝到熟悉的味道,无疑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铁路人的茉莉香,温暖你我他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铁路上海虹桥站内人潮涌动,归心似箭。在这片繁忙的景象中,有这样一位售票员,她以超凡的手速、专业的态度和温暖的笑容,成为了车站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就是游园。

游园,一个在虹桥站工作了十余年的老员工,她的职业生涯见证了车站的变迁与发展。从安检员到售票员,她始终坚守在铁路服务的第一线,用专业和热情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售票窗口前,她的手指如同灵动的舞者,在键盘上轻盈跳跃,每一次敲击都准确无误,令人叹为观止。这背后,是她对工作的热爱、对技能的磨砺,更是对旅客的深情厚谊。

敦煌铁路雪景美如画,铁路人坚守暖人心

最近,甘肃敦煌迎来了一场降雪,整个沙漠都被白雪覆盖,沙丘像是被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浪花,而敦煌铁路就像一条银蛇在雪地中舞动,美得让人挪不开眼。这条被誉为“大漠新丝路”的铁路,穿梭在沙漠、戈壁、湿地等各种地貌之间,景色美得就像穿越了地质博物馆。

最让人震撼的是沙山沟特大桥,这座全长10.9公里的大桥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特长桥梁。站在桥上,蓝天、白雪、金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既静谧祥和又大气磅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的伟大。

春运期间,铁路人坚守在一线,指挥着一趟趟满载货物的列车在大漠戈壁中畅通奔驰。为了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敦煌铁路(青海段)还完成了股道无缝化升级改造,有效消灭了钢轨接头病害,提高了线路设备质量。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铁路的安全,也让旅客们能够安心出行。

春运里的“老铁”与铁路人的坚守

春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归家的期盼,是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但在这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铁路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畏的坚守,为我们铺就了一条安全、顺畅的回家路。张树军,这位即将迎来60岁生日的“老铁”,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老铁”张树军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39个春运,18公里的线路,他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守护着铁路的安全。他的身影,弓着身子,边走边敲击线路螺栓,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即使身体有些迟缓,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高铁“探路人”:守护春运的幕后英雄内容:

春节临近,铁路又将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在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里,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探路人”,他们用辛勤的付出和专业的技能,确保每一趟高铁的安全运行,让无数旅客能够平安回家。宁洺仑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高铁“探路人”的不易与坚守。

宁洺仑,这位“90后”党员副工长,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了他的工作。他背着添乘作业包,穿过寂静的南昌西站候车厅,登上DJ5875次高铁确认车。这趟列车虽然不载客,但却是高铁安全运行的“先锋”。宁洺仑和他的同事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技能,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捕捉”安全隐患,确保线路的安全。

长三角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创新高,铁路部门全力保障出行

长三角铁路春运旅客发送量创新高,铁路部门全力保障出行

今年的春运,长三角铁路的客流量真的是“爆表”了!1月27日这一天,预计发送旅客就达到了268万人次,而从春运开始到现在,累计发送旅客已经接近3642万人次。这个数字,简直让人惊叹!

铁路部门为了应对这么大的客流量,真的是拼了!1月27日这一天,就计划增开了410列旅客列车,其中直通旅客列车240列,管内旅客列车170列。不仅如此,还对371列动车组列车进行了重联运行,加挂了77辆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更多的旅客能够顺利回家。

坐着高铁去赴圩,生活越过越红火内容:

“走啊,赴圩!”这句充满烟火气的招呼,如今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站频繁响起。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的开通,彻底改变了武平县不通高铁的历史,也给当地农户和商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前,农户去圩市卖东西,坐长途汽车晃晃悠悠3个小时,东西都颠坏了。现在,坐高铁只要10分钟,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减少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钟锦发一家就是受益者,他们从田里收获了5000斤马蹄,以往只在当地的农贸市场上销售,但今年他们决定乘坐高铁去50公里外的上杭县赶圩。买一张从武平到上杭的高铁票不到10块钱,既便捷又划算。

<< 1 2 3 > >>
«    2025年1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