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安逸的巴适与唯美的诗意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db:出处] 2019-08-26 11:16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半夜的火车,离开成都的那一瞬,竟然有一丝不舍。不想离开这个城市,不想离开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不想离开这没有压力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论文担忧工作的简单时光。'...

半夜的火车,离开成都的那一瞬,竟然有一丝不舍。

不想离开这个城市,不想离开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不想离开这没有压力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论文担忧工作的简单时光。

下午从宽窄巷子出来,坐在人民公园KFC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时晴时雨的天气,看着马路上的人来车往,开始整理这个城市留给我的记忆。

{ “九拍”的城市 }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成都,我觉得没有一个词会比“诗意”更贴合她的气质。

且不说杜甫草堂外青石路面上镌刻的律诗与绝句,就是那些小小的街名路名——浣花路、抚琴路、花照壁街、花牌坊街、桂花巷、红墙巷、锦官桥、苏坡桥……都好像是在诗情画意里浸泡过的。

旅游书上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还未到时,我一直对此持怀疑态度。直到这时候,才发现车票应该买得晚些,更晚些。看不够、吃不够、拍不够、玩不够……三星堆、大慈寺、文殊坊、望江楼还没有去过;火锅、串串香、各种各样的小吃让我这个不嗜辣的人都食指大动;锦里和宽窄巷子的小玩意还没有看够逛够;这个城市的安逸和巴适还没有体味够……

在宽窄巷子看到一个叫“九拍”的酒吧,她说上海是32拍,节奏太快;北京是16拍,节奏较快;而成都是9拍,是“闲适”。

想起当地的朋友为我描述当地人“很成都”的生活方式,安适地叫人嫉妒。成都人知足平和的心态叫人羡慕。有钱也好,没钱也罢,一样能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即使是在城东喧杂的高架桥下,他们也能悠闲自在地置若罔闻,下自己的棋,搓自己的麻将。

成都的天空总是灰蒙蒙阴沉沉的,却有幸让我看到城市的太阳雨和锦江上的落日;成都的热像是蒸桑拿,却让这里的女孩子个个白白嫩嫩地叫人羡慕不已;成都的出租车总是让人由失望等到绝望,却在摸清了公交路线后发现出行原来这么便利;成都话绵绵软软,却能喊出最清亮高亢的声线。

旅行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完成,可这个城市就是会让人情愿放慢脚步,悠闲而慵懒地在锦里或宽窄巷子的某个角落泡上半天。

初到时,我觉得这个城市的氛围像杭州,夜色中的锦里让我想起丽江,春熙路上我想起沈阳的中街,在宽窄巷子我想起上海的东方新天地……后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不是那些城市,这里是成都,和任何地方都不一样的成都。

{ 背包的女孩 }

曾经转载过一篇关于背包女子的文章,那时是因为那发自肺腑的文字而感动,而这一次,是因为真正遇到了她们而感动。

筱筱,嘉嘉,珊珊……与你们的相遇相伴,才让旅途多了更多的美好和记忆。

身边人总说我胆子太大,背一个大包,就一个人跑出去了。而当我看到那些可爱而勇敢的女孩子,一个人,一双腿,一个背包,就去了让我犹豫着的珠峰、雨崩、燕子沟、四姑娘山……成都的青年旅舍总是很火,梦之旅、九龙鼎、龙堂几乎天天爆满,最后在桔子的介绍下去了交通国际,不愧是上了Lonely Planet 的YHA,Common Room里所见的几乎都是老外。

也就是在这里的第一个晚上认识了刚从拉萨飞回来的嘉嘉,长得很南方的广州女生,小小的个头,却背着齐全的装备。她给我看她在珠峰拍到的满天繁星,我们一起去春熙路的小巷子找串串香和香辣蟹,之后的几天,我们几乎一起完成了在成都的所有行程。和JJ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们对旅行有着太多的共同语言。离开成都去乐山的途中,她不小心弄丢了手机,我本以为她可能要放弃去乐山和峨眉了,然而伤心和难过的情绪并没有困扰她很久,她说要诚信地拜拜大佛说不定会转运的,说终于可以买一个新的手机了,说她最舍不得是手机里拍的大熊猫的录像。

看,就是这样豁达洒脱乐观的背包女子,因为心存美好,一路上不经意的意外和挫折也就变得举重若轻。

{ 峨眉山下的3077 }

初知青年旅舍是因为桔子,时至今日她仍会用她极靠前的YHA会员号向我炫耀;习惯YH是在英国,它们让我在爱丁堡之外的旅行有一个居所;而爱上YH却是在成都,她让我认识了那些可爱的女孩子,完成了一次美好的旅行。

一直记得那天晚上和嘉嘉在峨眉山下找住宿时,在路口看到3077YHA的指路牌时的兴奋劲儿,两人几乎是默契地几乎同时冲了过去。

3077,是峨眉金顶的高度,也是这家青年旅舍的名字。

宁静的夜里,种着睡莲的庭院里烛光点点,推开镌刻古朴的木门,吧台上一排球形的瓷灯正透出温暖的橙光。宽大的沙发,暮色茶几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叠关于旅行的书,布艺台灯发出柔和的微光,白瓷碟上的白色栀子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而另一个瓷盘上,主人自家种出的葡萄正安安静静地泛着水光。

这样的景象在丽江或拉萨一定很是常见,而出现在峨眉山下那一排单调死板的白色楼房后,的确叫人吃惊不少。

就是在这样温暖的灯光里,我们遇到了来自惠州的珊珊,刚一个人从海螺沟跑到峨眉山下。第二天,她和我们一起爬山,我们一路走一路和途中遇到的人打招呼,一路打气和鼓劲。因为大伙儿的欢声笑语和加油鼓励,那9个小时的石阶上山之路才不至于那么痛苦和艰辛。而那一个住在雷洞坪的晚上,身下是热得发烫的电热毯,身上是混着峨眉山顶水汽的潮湿棉被,即使爬山之后全身酸痛和疲惫,却辗转反侧几乎侧夜未眠,也是辛苦但也难忘的旅程经历吧。

------------------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单单一个名字,就透着这个城市沉甸甸的古老味道。

从金沙遗址到三星堆,一下子把老成都的建城史推到了三千年前。

金沙遗址博物馆,可以说是中国二十一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这是世界上出土古代象牙最集中的遗址,中国出土玉器最多的遗址,以及中国出土金器最多的遗址之一。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陆游

没有什么比“诗意”更能形容成都的各处景点了。

自古诗人多入蜀,李白、杜甫、李商隐、薛涛、苏轼、陆游都曾客居成都,留下了那些美丽的千古绝唱。

这里的美景和故事,就好像是为了孕育诗歌而存在的。

一道风景,就是一首诗。

一个故事,就是一首诗。

成都应该算是中国一二线城市里最富有生活气息的一个,那随处可见的茶馆,那香飘满街的火锅和串串,那休闲自得得在树荫下打着麻将的老人,那大街上娉婷袅袅地走过的倩影,那阳光下冒着咖啡热气的西式餐厅,人们在这里诗意地栖居,又闲适又美好……

说成都是美食之都一点也不为过,那满街满巷的串串香、鳝鱼火锅、粥底火锅,各式各样的小吃老字号:龙抄手,钟水饺,韩包子,都足以让人食指大动,大快朵颐!

要说成都什么最可爱,除了纯朴的人情,除了美味的火锅,那一定就是那一只只憨厚可爱的国宝熊猫了。在熊猫基地里,看着他们懒洋洋地睡觉、伸懒腰、慢吞吞地走路、吃饭,就能呆上一整天。

{ 乐山大佛:守望千年,心已成佛 }

好像人们都只记得乐山大佛,而不知道乐山大佛也叫凌云大佛。因为这座山就叫凌云山。宋•邵博《清音亭记》云:“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

凌云,凌云,壮志凌云。喜欢这样很有气势的名字。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它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中国宗教中的弥勒佛为人所熟知的形象应该是大肚常笑的布袋和尚的样子,但毕竟在这里要起到镇水保驾护航的作用,所以用了印度弥勒的形象,双手抚膝,正襟危坐,造型庄严。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耳长7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宁静安详地注视着眼前奔流的江水……

脚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在此汇聚。

站在大佛的脚下,印象中的大佛因这个角度而显得更加伟岸,脚下的岷江水拍打着崖壁,阳光很强烈地射在身上,身畔游人喧杂,而当我抬头仰望大佛的时候,仿佛周身的一切都静止了,只有大佛的眼神,慈悲地望着世间的变迁,悄无声息,转眼便是千年……

{ 峨眉天下秀 }

上午11点,万年寺停车场,我们三人开始了峨眉的徒步之旅。登山路上人不多,遇到一个来自黑龙江的阿姨,带着一家人,70多岁的老父亲和20多岁的闺女,从山脚的护国寺一路走上来。阿姨说只要爬到了山顶,回去后做事都会感觉不一样的。

一路上,遇到最多的是下山的人,多是坐索道到山顶,然后步行下山,不过下山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有些已完全是一瘸一拐的姿势了。我们互相打招呼,互相打气,他们告诉我们离前一站还有多远,于是我们就向着那个短期目标前进。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从山顶上下来的老奶奶们,好几个都是70、80多岁的古稀老人,背着进香的袋子,拄着木杖,一步一步地从山顶上走下来。她们的朝拜,从上山到下山或许要一个多礼拜吧,因为有一颗虔诚的向佛的心,再漫长的山路,她们都甘之如饴。

峨眉山上天气多变,瞬息万象,大雾刚刚弥漫,就被大风吹走;蓝天刚刚露脸,阴云又悄然密布,难怪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经过万年寺,路过息心所,到达小巧幽静的初殿,在美丽的华严顶一览众山小。爬过一段无比痛苦的钻心坡,到达洗象池已是6点。终于看到了传说中峨眉山上很野很嚣张的猴子,大猴背着小猴,眼直直地在游客身上找寻吃的东西。

嘉嘉和珊珊并无意在此地留宿。继续上行,就是一段如噩梦般的罗汉坡,陡峭的石阶一眼望不到尽头,还要处处留心野猴子忽然出现在眼前,幸好,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慢慢走到了一起,终于赶在8点天黑之际到达雷洞坪。

9个小时,23公里,自己都开始佩服自己了!原来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当突破了瓶颈之后,竟然有了健步如飞的感觉。若不是在雷洞坪上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雾,我们估计还会往上爬到卧云庵来尝试下留宿寺庙。

雷洞坪的那一夜,原以为爬了一整天的山,即使站着都能睡着了,却在潮湿的被褥里辗转反侧了大半个晚上差点失眠。

第二日天未亮便又起床,穿上厚大的棉衣赶往接引殿的索道。漆黑的山路上很是热闹,全是要上山看日出的人们。生平第一次见到公共汽车似的索道,一大团人塞在一个大车厢里,然后哗啦啦地运到金顶上去。

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是峨眉山的四绝。住宿的老板说我们运气很好,连续五天的阴雨天在我们到达的时候放晴。可我们还是无法看到完整的日出,只有长长的一道火烧般的红色云霞。也望不到远处的贡嘎雪山,但却一睹了仙境般的翻腾涌动的云海。

{ 都江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

临行前做功课,研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读多少遍文字都没搞明白那个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离堆的各自功用。直到真正地站在金刚堤的鱼嘴之上,望着岷江之水从远处奔流而来时,才真正能体会到这个造福千古、名扬四海的工程到底有多么伟大。难怪余秋雨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去都江堰公园那天天气很不好,整个天空都阴沉沉的。刚进公园大门,相机就宣告没电了,身边又没有带着相机的备用电池,沮丧之下,只好抢过同学的小数码继续咔嚓。

不过当看到昏黄的岷江水滔滔奔腾而过时,想起脚下这个工程的遥远年代时,想起它在地震中也巍然不动的力量时,照片美不美这样的小事,真的已经无足轻重了。

{ 幽幽青城山 }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杜甫青城,倾城。多么清美却又凉薄的名字。只听她的名字,就仿佛是一个清凉脱尘不食人间烟火的古代女子。眉如远山青黛,眼似碧波微皱,倾国倾城,遗世独立。刚下过雨的空气里透着浓重的水汽,一路青城山走去,两边是偌大的芭蕉叶,“雨打芭蕉”的意境在青城山脚下体现地淋漓尽致。

“青城天下幽”。那幽静,幽深,幽远,直到走近青城山,才体会到那名冠天下的“幽”。

高大的楠木,笔挺的杉树,偌大的芭蕉叶,整座山都笼罩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百年古树随处可见。爬青城山的的整个感觉,除了幽,就是充斥视野的绿色。树是绿的,草是绿的,亭子是绿的,长满了青苔的石狮子石墩都是绿的。

走下青城山,临近出口,一抬头,再次看见翘檐下的匾额——“青城天下幽”。

我想等我老了,一定要再来青城山,住在山中的一处农家,听子规声啼,听松林波涛,过这样闲云野鹤、仙风道骨的生活。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