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老重庆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19-11-12 20:36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一直以来,那些叫做下洪学巷、芭蕉园、望龙门巷、石门坎、成德里…的小巷子,让我念念不忘。曾经我答应寄给他们的照片,一拖再拖,拖到那里都已经消失了。有些'...

一直以来,那些叫做下洪学巷、芭蕉园、望龙门巷、石门坎、成德里…的小巷子,让我念念不忘。曾经我答应寄给他们的照片,一拖再拖,拖到那里都已经消失了。有些懊悔,又觉得缘分奇妙。

匆匆一瞥,我见过你,你见过我,然后我们又朝着各自的方向一骑绝尘,此生不再相见。

今天把它发在这里,纪念一个消失的重庆,和过去的自己。

1)

几年前的一个午后,

我无意间晃到这里。

重庆解放碑

仿佛前一秒还在光怪陆离的解放碑,

后一秒就闪进了一片旧时光。

红衣小伙热情的很

可能是因为我脖子上挂着相机吧,

红衣小伙特别热情地让我给他们拍一张照片,

还吆喝同伴:

“快来撒,给李拍早片儿。

这里是重庆的十八梯老街。

十八梯,对很多重庆人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几乎人人都听过,大多数人却都没去过。

不过,

若想要领略真山城、老重庆,十八梯是最好的教科书。

两江交汇的夹角处,十八梯与解放碑仅一街之隔。

一边是极尽的繁华,一边是十分的破败。

这里是一片城市洼地

与十八梯串联交织在一起的,是代表山城老重庆的一整片老巷子。

2010年起,这片巨大的区域进入了拆迁模式。

城市化的进程原本是缓慢的,但以一个外乡人的视角,它们仿佛在一夜之间完成。

铲车已然轰轰烈烈地开了进来,人们陆续搬离这里,只剩为数不多的人家还“没有谈妥”。

老人摇着头喃喃自语地从我身边经过,

“才喽,都要才喽…”

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个人,他手上戴条金链子,夹着一个黑皮包,似乎是拆迁办的,因为他好像有点有气没处撒。

看我拿着相机,没好气地说:

“有洒子好拍嘛,李都想屋里头有两个厕所塞?贼总房子,李愿意组?”

闲聊两句,满是抱怨。愤愤地走了。

这种房子,哪种?忍不住好奇,钻进去瞧瞧。

老房子的格局有些复杂,漆黑杂乱一片。

进去走一圈,差点找不到出口,顿时慌了神。

可以想象,曾经人们挤在杂乱的楼道里,共用着厨房和厕所,有着完全不同于现在的邻里亲密,或者邻里矛盾。

出生在这间房子里的男主人不久前在这里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彼时他们是这栋楼里剩的最后一户人家。

阴森的楼道里满是垃圾,只有他家还堆着五颜六色的生活用品,还有热闹的婴儿啼哭。

为什么还没搬走?

男主人笑笑,没有回答。

听证会开了好几轮,总是谈不出个结果

老人和几个妇女在巷子里晒太阳。

老人问我:

“李四杯金来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觉得挂个相机就是记者)

“不四啊?哦…我们辣个斯猴儿去杯金,洒都不要欠,故宫也不要欠,左车也不要欠,辣个毛组席,就淌在辣个虽晶棺材里头…”

小铺子还勉强经营着,不过邻居们陆续搬离,生意寥落了不少。

大叔特意整了整衣领,说:“李拍嘛,拍嘛,没得关系。”

流浪猫趴在温凉的石板上,并不怕人。

这个单元也只剩一户人家还在顽强“抵抗”。

人类已经阻止不了巴蜀人民打麻将。

拆迁也不妨碍老街人有滋有味地生活。

打毛线的大姐,是个“厉害人儿”。

我问:快搬了吧?

她眉眼一挑,撇撇嘴:早呢。

临了嘱咐我:照片别忘了寄给我啊!

可我终究丢失了地址。

有些“房子”已是匪夷所思的样貌,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们吹倒,

他们却还“好好”地住着。

在这里忍不住放慢了脚步。

情景似乎有些“眼熟”?我分明从没来过重庆。

大约是《小橘灯》的文字,早已在心里幻化成了图像。

似乎还有些东西没有带走,似乎还有些生活的气息,却已空无一人,不大的地方,有了回声。

下洪学巷。

从这里走出去,就到湖广会馆。

小巷子里平静安详。走到这里,一个大姐热情地问我:

“从哪来啊?渴吗?喝水吗?”

我试探着问能不能去家里瞧瞧,大姐爽快地答应了。但那屋里光线之黑暗,竟拍不出一张像样的照片。

孩子们大概已经欢天喜地地住进有抽水马桶的家了吧。

2)

谢家老院子,藏在这片废墟里,大门紧闭。

明末清初的老宅子,曾经富甲一方的商贾人家。

在这探头探脑了半天,成功吸引了守宅人的注意,旁边的小门滋溜一声开了:“干什么的?”

“我想…进去看看,行吗?”

大叔犹豫了一下,放了我进去。

人生第一次,走进空无一人的古宅。

仿佛草木、虫鱼,全都在发出声响。

每一处雕花、石木,都可伸手一摸。

待在天井里发呆,YY起我的前世今生。

时空穿越,橘子红了,

我会是封建执着的大太太,还是时髦泼辣的二太太,或是悲情又美丽的秀禾?

脚步声在这里显得十分突兀。

轻轻地走下楼去,想象着,谁会从对面走来呢?

古宅外,拆迁正轰轰烈烈地进行,古宅内,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3)

大家都说:

“这种房子,不值得拍”。

然而什么才是值得的呢?

这片“脏乱差”的地方被称作城市“毒瘤”,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拆迁整改。

据说现在的这里,已是一派“崭新”的面貌。

只能交给身在重庆的你,去一探究竟了。

没有带走的花,忘记关上的窗,

不知是否还有忘记留下联络方式的童年伙伴。

是不是也有人,像电影里那样,

与一堆家具坐在卡车的后斗,

向着身后的旧物、旧人,挥一挥手,

然后仰着头,

微笑地畅想起新的生活。

人们逃也似地离开了这里,

不久之后重庆江畔再无脏乱,

只剩下些或美好、或痛苦的回忆,留在一代人心里,

也许还伴随着一些菜饭香和屎尿臭混杂的气息,

这里永远成为了历史。

作者/何仙姑

目前生活在瑞典,是主妇,是辣妈,是梦想型文字工作者

梦想是在厕所读物的世界打下半壁江山

同名订阅:仙姑有话

等你看到我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