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川藏线DAY10——八宿县-同尼村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2-03 22:1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今天是我最不想迎来的一天,要爬怒江72拐和业拉山108拐,连续40km的盘山上坡路,想想就觉得泄气。昨天骑行了12个小时,今天也没能太早起床,早上7:30起床收拾行李'...

今天是我最不想迎来的一天,要爬怒江72拐和业拉山108拐,连续40km的盘山上坡路,想想就觉得泄气。

昨天骑行了12个小时,今天也没能太早起床,早上7:30起床收拾行李吃饭,八点才出发。

从八宿县出发到怒江大桥的这段起伏缓下路,要经过怒江大峡谷,在进入怒江大峡谷前,路况并不好,柏油公路上洒满了砂石。

20km的路感觉吃了两斤土。

走完20km的吃土路后,终于到了世界上最长、最神秘奇险、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

318线左边是奔腾的怒江,右边是危耸的绝壁,红褐色的山体经历了亿万年的风蚀水割,显出一副狰狞的面容,骑进时有一种会被它吞没的感觉。

我们头顶的山体并不坚硬,不时就会有石块掉落,小则在路面砸出坑洼,大则将路边的防护栏砸烂。看着路边立起的一个个“落石危险,严禁停留”的警示牌,我们也不敢在这里长时间停车拍照,边抬头观察边加快速度通过这里。

越是往前走越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嘶吼的怒江在红褐色的山体中蜿蜒,路边的护栏时断时续,一不小心掉入江中只能化身成一条怒江鱼。

落在路边的小石块无妨通行,大一些的石块可能就要等上几个小时,清理出一条道路之后才能通过。

而有一些掉下巨石连清理的可能都没有,只能改道绕路。

今天就在路边看到几块巨石,把原来的道路完全封住,只能在巨石旁边另修一条路来绕开它。如果这些石头当时落下时砸到行人,估计连尸体都找不到。

在狭窄多弯的双车道上,每当有车迎面而来时,都会提前鸣笛提示,我和椿椿就在路边停下车。

等车完全转过弯我们才继续往前走,只有这种双方同时小心翼翼,才能保证通行的安全。这条路上还有一个网红景点,就在路的正上方有一块突起的山体。这段原本就狭窄的公路因为山体突起更加难以通过。转过来,山上写着三个大字“图一啥”。

快到怒江大桥时看到一座木板桥,公路这头已经封住,那头通到一个山洞里。

椿椿开玩笑说可能有人把财宝藏在山洞呢。一个独自骑摩托车的大哥在桥边拍照,我们也停车走过去。摩托大哥看见反骑318的我和椿椿,脱口而出:“等会儿的山够你们爬的啊!”

又是一句泄气话。

再往前走就是怒江大桥,从八宿出来到这里已经骑行36km,落石乱飞的怒江大峡谷路段终于平安通过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心情,那就是:战战兢兢。

坐落在西藏昌都八宿县境内高山峡谷间的怒江大桥,是中国唯一一座不准拍照的大桥。

因地势险要被称为川藏线公路的咽喉,是当时唯一能允许大型车辆走过的桥,对于当时的战争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由于要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间修桥,所以这艰巨的任务普通的建桥施工队无法完成,因此由当时在这里的解放军负责建桥任务。

士兵从山顶上放下几十米长的绳索,在石崖上挂起密密麻麻绳索搭成的软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悬空打炮眼。

悬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块塌方危险极大,每响一炮,几乎都会有人受伤,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危险,伤亡很大,因此这座桥是战士的鲜血凝固成的大桥。1953年,官兵们在修建怒江大桥时,一名战士不小心掉入刚刚浇筑的桥墩中,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将他救起,只好流着泪将他筑进桥墩。

而重建时,为了纪念这个战士, 施工时保留了这个桥敦, 也是为了不再扰动英魂。

这座桥墩一直被完好地保存着,成为耸立在滔滔江水中的一座丰碑。还有一个更让人震撼的故事,当时为了将山壁凿开,一个排30多个人接受了这个任务。幸运的是,他们最终胜利完成了任务,可同时不幸的是,最后一个排只剩下了排长一个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如何还愿意活着,他选择了去陪伴他的兄弟们,跳入了滚滚的江水中。

至今在怒江的石崖上还留有“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如今,在怒江大桥旁边已经建成了一座新桥,老桥已经封闭,再无人驻守了。

我和椿椿通过时,在桥对岸的兵房已经空无一人,但昔日重兵把守的情景仍然浮现在眼前。不觉放慢速度,对那段峥嵘的岁月,对那批逝去的先烈,致以最高的敬意。

过了怒江大桥之后,走了4km左右的平缓路,终于到了怒江72拐的起点,接下来就是40km的盘山路了。

时间还不到12点,但头顶的烈日感觉像是要把我们烧着一样,简直是一种煎熬,只能用5km/h的龟速一脚一脚地踩。

这么热的天,要是在路边有个冷饮摊就好了。当然,这只能是痴心妄想,冷饮摊自然是没有,但果树还是有几棵的。

当我们在路边看见山下一片梨树上结着又圆又大的梨子,椿椿毫不犹豫地就把车子停下,翻过护栏到山下去摘梨子。

我在路边等着椿椿,就在这个空档,天气却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风卷着雨就扑面而来。

刚刚还汗流浃背的我站在路边瞬间瑟瑟发抖了起来,椿椿也抱着几个梨子从坡下拼命往上跑。

山间的天气太多变了,迎着狂风骤雨的我回头看山下依然沐浴在阳光中。我和椿椿只能推着车在路上走,希望能碰到一户人家暂时避避这单独为我们准备的大雨。

还好,没走几百米就看见一个墙上写着商场的小屋,我们加快速度赶了过去,却一头撞了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啊!我焦灼地四处张望,仿佛看到了一个藏民阿妈手持钥匙闪烁着圣母的光辉向我们走来。

是真的!

阿妈冒雨跑过来给我们开了门,当我进到屋里的一刹那就自动和狂风骤雨做了诀别。

小店昏暗简陋,墙上的木板上撒落着一些看似上个世纪出产的商品,真是难为它外墙写着“商场”那俩字了。

小屋中间摆着一个火炉,融融的暖意从这里散发着。一下就让我想起之前在色季拉山顶冻僵后在藏民小店里烤火的狼狈。

阿妈虽然年纪不小,但还是会说汉语,看我们淋了一身的雨,起身捅开了原本封住的火炉,还不忘倒了两杯热水给我和椿椿。

真好,之前总以为和藏族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隔阂。但从拉萨骑行以来,每次遇到困难时,附近的藏民都会真诚地帮助我们。

今天也是如此,坐在藏民阿妈的小屋里,手握一杯热水,听阿妈说着这边的天气,心底的暖意驱散了淋雨的寒冷。

在这里一待就是半个小时,雨水终于小了一些。时间不早了,我和椿椿谢过阿妈,决定继续赶路。

刚要出发,阿妈又拿着一件雨衣出门拦下我,说:“这是上一个骑行人在这里留下的,你穿上吧。”

我说:“我带着雨衣呢,但现在雨下得小,穿着防水服就足够。”

挥手作别了藏民阿妈,我和椿椿继续赶路,但阿妈的这家小“商场”,我终生难忘。

下午四点,我们到了同尼村,这是翻越业拉山中间的一个村子。这里距离垭口还有20km的路程,照我们的速度,到达垭口估计要晚上八点,还要走14km的下山路到邦达镇。

我和椿椿一致决定晚上就在同尼村休息,明天再补上今天路程。

一天翻越怒江72拐和业拉山108拐的计划还是以失败告终。

不怪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体力实在有限。

当然,最大的补偿就是邂逅了一位可爱的藏民阿妈。

待续

公众号|迷鹿社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