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电影的二三事儿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2-27 07:5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年,我大一。在学校图书馆蹭'...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能掩饰心中的欲望。那年,我大一。在学校图书馆蹭完 WIFI 后坐在宿舍里摆弄着手机刚下完的电影。那段时间刚看完大部分冯式喜剧,顺着指引搜到了姜文。 对于姜文的印象,还只停留在《让子弹飞》上。每次看到小六剖腹就被迫停顿,反反复复倒看了许多遍。

大概那个时间因为受到《老炮儿》的影响,跟家大人谈论了不少文革时期的事儿,当然对这些茬架拍婆子历史残留问题更感兴趣。

我为了更深刻了解那些故事,看了王山的《京城教父》那三本小说,那个叫“小混蛋”的人物使我魂牵梦绕。也看了出身于五七干校的马未都讲起自己青春时期的故事。顺着这方面去摸索,看了米家山的《顽主》、叶大鹰的《大喘气》,但这些我觉得都不是我想要的。指引下来的《阳灿》些许陌生,电影之前听过, 编剧王朔我倒是佩服,毕竟文学流氓文学钉子户,就冲能拥有这头衔我就很敬仰。

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我就这么懵懵懂懂地第一次看完了《阳灿》。

有些地方我看着还很疑惑,我不明白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我不懂什么叫镜头语言,什么是长镜头什么是蒙太奇我都不知道,但是这电影意外让我有了一种神奇的触动。

在之前我被很多人推荐去 IMDB 或豆瓣上看那些 TOP250 的电影,我也试着去看了像什么《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教父》、《低俗小说》等。但我感觉离我太远了,这些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我不会经历到这些,有些所谓经典我只会承认确实比爆米花电影有意思耐看,但是看电影我是为了找乐儿不是给自己找事儿,何必去烧脑看什么艺术片儿。

《阳灿》在我视野里的意外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于电影的一切认知。

人们之所以强迫年轻人读书并以光明的前途诱惑他们,仅仅是为了不让他们到街头闹事。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 我想我一定会是他们的一份子。虽然年代离我较远,但是我感觉心却很近。家里的大人可能被派去各地拉练,也有可能正在被批斗着,但这些给予孩子的是更加无拘无束的生活,那个年龄生活在那个时代倒变得阳光灿烂了。

我从没有过如此反复地看过一部电影,不知道什么叫做拉片儿,也没有沉迷于在大屏幕上观影,只知道在手机上一遍遍地重复。

我被姜文迷住 了,一个钢铁直男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迷上另一个钢铁直男,但这的确发生了。我拼命地看姜文的电影,看不懂的就去看影评,然后回来重复看。

后来我似乎爱上了电影,不再单纯地只看幽默风趣的电影了,爆米花电影我也逐渐远离了,但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我知道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博物馆,知道了北影节、上影节、西宁 FIRST 电影节。开始时,中毒还是不深,理解不了来回路程两个多小时去资料馆看一部有源的电影。

可谁知道,有天我会为资料馆疯狂,在非影节的时候我每月平均能去资料馆看 30 场电影。我会为了能见姜文一眼,跑去上海上影节。我会在北影节密集观影时,每场都喝功能性饮料嚼槟榔。我会在每月抢票那一刻浑身紧张,享受那一秒钟的速度与激情。我会毫不心疼的买黑泽明、文德斯的全套票,只为在大银幕前有更好的观影体检。

后来《美国往事》也给过我这种感觉,我认为这两部都是一首爱情与友情的挽歌,这首挽歌我却觉得如此的悦耳,不掺假,不做作,不矫情。

我想这一切都要归结于《阳灿》吧。

以至于从不收藏票根的我,开始珍藏自己在资料馆看的每场电影的票根,我想这就是我看电影的二三事儿吧。

2018年日常攒下的票根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