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非遗:人不过百年,物可传千载。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3-05 07:0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民族风情原始浓郁的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苗族那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刺绣和炫目的银饰让人叹为观止,除了吊脚楼的夜景,苗寨还有很多独具魅'...

民族风情原始浓郁的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非常丰富,苗族那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刺绣和炫目的银饰让人叹为观止,除了吊脚楼的夜景,苗寨还有很多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

泱泱华夏五千年,那些远古流传下来的手艺,不仅仅是一门生存的技巧,更代表着中国的工匠精神。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时间、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古法造纸 | 工艺活化石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提到,修复古书画时,最好使用跟原画材料相同的纸张,这样能最大程度的还原,但可惜的是,找到材料相同的纸张难度非常大,而且很多古法造纸技艺都已失传。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但如今却已难觅踪迹,不免教人唏嘘。

古法造纸技艺流传至今的地方寥寥可数,黔东南的丹寨石桥村是其中之一。

石桥白皮纸纸张洁白、吸水性强、不易脆裂、渲染度好,被许多书画名家指定作为其国画纸,甚至在故宫博物院,用于修补古书的就是石桥纸。

如果你打开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翻到《杀青》一篇细细对照,会惊讶地发现,这些丹寨石桥纸的做法,与记载相差无几。

石桥白皮纸制作工艺属唐代造纸工艺,利用当地丰富构皮、杉根和清澈的河水为原料制作。从采构、河沤、蒸煮、碓料到抄纸、压纸、晒纸等十几道工序几乎都是徒手操作。

人常说“妙笔生花”,但在黔东南,不下笔,纸上也能生花。

花草纸,顾名思义,在造纸过程中将颜色形状不同的花草点缀在纸面上,纯天然的压花,美丽的细纹,让它赢得不少喜爱。

蜡染 | 山里的蓝花

人类对于追求美好的脚步从来没停止过。

蜡染大概能够很好的验证这句话。即便在资源匮乏,色彩单一的时代,也阻挡不了美好的发生。

一把铜刀,一锅蜂蜡,一缸染料,就能将万物镌刻在方寸染布上。

在没亲眼见到前大概无法想象,那繁复多样、精妙绝伦的图纹,是画娘无需草稿,即兴创造之物。

但仔细一想,这么说好像也不是太准确,非要说的话,更像是将眼里所见和心中所想,自然而然的呈现在染布上。

蜡染,古称蜡缬,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印染工艺,与扎染、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早在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

苗族蜡染是用蜡刀蘸融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染色后取出于水中煮,蜡去则花现。

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其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经过多个朝代的更迭,当中原蜡染逐渐被缂丝、织锦、刺绣等工艺取代时,只有边缘少数民族地区将其世代保留了下来。

多年传承,方法依旧朴素,工艺却越发精湛。

万物尽染,唯不染初心。

苗银 | 百年匠心

“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

从这一句就足以窥见苗族人民对于银饰的喜爱。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

苗族银饰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品种、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苗族银饰工艺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

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在苗族传统社会中,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不仅恶劣而且艰苦,可是一代代的苗族工匠却能以他们丰富绚丽的银饰和精湛的手艺向世人展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

人不过百年,物可传千载。

每一件银饰都需要倾注全部的精神力,做出来的东西才是有灵魂,时间长河里,它自会讲述自己的故事。

发自内心热爱一件事,并专注的将这件事干一辈子,这大概是很多人都憧憬的。

对于这些非遗传承人来说,传承的已经不仅仅是手艺,而是代代流传下来的工匠精神。

旅途中,亲自动手完成一件作品,已足够有意义。黔东南也不止吊脚楼夜景,这些非遗体验说不定更能增添韵味。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