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一见如故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3-06 06:0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火车旅行从柏林坐火车去布拉格是再惬意不过的选择,欧洲的火车座位宽敞,沿途风景优美。特别是经过德累斯顿之后,进入苏台德高地,火车基本在河谷中穿行。平静'...

火车旅行

从柏林坐火车去布拉格是再惬意不过的选择,欧洲的火车座位宽敞,沿途风景优美。特别是经过德累斯顿之后,进入苏台德高地,火车基本在河谷中穿行。平静的河水倒映被夕阳照亮一半的山,与沿河的乡间别墅构成油画般的永恒感。

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顿。

二战中,这片美轮美奂的建筑群几乎被盟军夷为平地,这也是盟军最具争议的军事行动之一。德国统一后历史城区被重建了,并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诡异的是,这项世界遗产目前被除名了。因为德累斯顿人坚持修建一座新大桥,被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破坏景观完整。幸亏教科文总部离中国远。

路过一片嶙峋的山体,一座石桥竟然横跨其间。

世界这么大,即便不知道是什么,能看到一眼,也很有缘了。

坐在交通工具上会想很多,从身边溜走的景物,上下车的陌生人,大概就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到了,这回激发人的回忆。大约初三时,我喜欢上了布拉格。作为对世界无限好奇的小镇青少年,每周频繁地给电脑换风光壁纸,偶然看到布拉格的图片时,真切地感到荧幕里是另一个世界,带有童话色彩的呼唤。当时家里盖房,大人打算给外墙贴灰色瓷砖。我强烈反对,拿出布拉格的照片,成功让外墙变成了米黄色,还让房顶盖上了红瓦。

这栋房子不再是家,变成了见证争夺的财产,多少有些物是人非的意味。

列车开进市区后,窗外灯火层层叠叠,像很多人一起放孔明灯,但灯还没升起的时候。下火车后,拖着行李箱去老城中心的酒店,轮子划过碎石路,发出很大的噪音,这让我想象起68年苏联坦克开进来的场景。酒店是一栋历史建筑改的,算得上宽敞干净,只是前台态度冷淡。晚饭就在酒店旁边的U Zlateho Hada吃,中文译作金蛇餐厅。不错的游客向餐馆,好吃量大,比起英国就是实惠了。

中文菜单还介绍这栋建筑外立面是巴洛克式,但保留了文艺复兴式的内部——不愧是有历史的布拉格。

我点了左边的烤鸡翅,和别人share面包汤。之前对捷克菜不抱有期待,没想到挺合胃口。天黑透了也要拍夜景

拍夜景的黄金时段是日落后天还是深蓝色时,但黑色的天幕也有深邃的美感。

因为气温寒冷(晚上接近-5度),我和Holly并不想带着总会碎碎念太冷的同伴出门玩。所以我们开始哄她,劝她泡个澡,不要跟我们出去受冻。成功之后,我们在街上回想刚刚的默契就开始笑,感觉像甩掉小孩的父母。

想要拍好夜景,其实也简单:

1.拍Raw格式,虽然我自己全程拍Raw,但如果想省空间,那就把Raw留给晚上。

2.三脚架+小光圈(F8.0左右),当然也可以把相机搁在栏杆等稳妥的地方(掉进河里我概不负责)。

小光圈夜景的香谁试谁知道。

3.相机摆稳后,定时两秒拍摄,这样不会因为按快门让机身在抖动时就曝光。

4.不要让高光溢出,也就是宁愿暗一点。被灯照亮的区域变成一团白色,后期没办法填,看起来还非常刺眼。

克莱门特学院

内波穆克的圣约翰(Jan Nepomucký,1345-1393),他在瓦茨拉夫四世(Václav IV,1361-1419)统治期间任布拉格副主教。

天主教会第一位由于为告解者保密而殉道者,他因此成为反诽谤的主保圣人,又由于其被投入河中身亡,他也成为抵御洪水的主保圣人。

小城桥塔和圣尼古拉教堂,世俗哥特式和宗教巴洛克式的呼应。

歪歪斜斜的拱廊,有种空间被扭曲之感

靠近列侬墙的水轮伏尔塔瓦河上的日出

其实我到河边的时间稍晚了,起床时看到天边泛粉,我就应该赶紧出门。实在是老天赏脸,用一场大雾增加了日出的层次。布拉格被笼罩在金色的光线之中,盖着冰冷的白霜,如蛋糕般诱人。

布拉格是世界第一座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在查理大桥上便可感知这种矫矫不群。伏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观都太出众了,任何一边,甚至大桥自身,都能单独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这两岸还要浩浩荡荡,通过大桥连为一体,城市的美感也在二者的呼应中爬上顶峰。

雾中的斯特拉卡学院,建于1891-1896年,新巴洛克式建筑,目前是政府办公地。

远处的泰恩教堂和火药塔在雾中若隐若现

圣诺伯特、瓦茨拉夫和西吉斯蒙德雕像。1853年创作,由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出资。


小城的山坡

走过查理大桥便来到左岸的小城(Lesser Town),这个城区坐落于城堡下的山坡之上,错落有致。城堡区高高在上,在建筑尺度与地理海拔的双重意义上彰显最高权力。

鸽子缩成一团

意大利大使馆,两只鹰张牙舞爪。

雾中风景

以下介绍左岸的四个景点:

1.布拉格圣尼古拉教堂(St. Nicholas Church at Malá Strana)

布拉格巴洛克风格的最佳范例,也是欧洲最美的巴洛克教堂之一。巴洛克艺术于反宗教改革之中发扬光大,罗马教会需要重获信徒的忠诚,所以希望通过建筑的戏剧性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天堂的存在。戏剧性是理解和共情的捷径,就像没有艺术史基础的观众,也很容易感受到维米尔或伦勃朗的油画的魅力。

教堂建造持续了近一百年,三代巴洛克建筑师(父亲,儿子和女婿)为此工作。关键施工开始于1702年,当时的整体设计方案发生了转变,将空间的戏剧性和动态发挥到极致。其极具特色的铜铸圆顶建于1737年至1752年。即使屋顶完成后教堂便祝圣了,但内部装修又持续了二十年。

大圆顶加上小塔总高79米,内高57米,是布拉格最高的室内空间。1787年,莫扎特在此演奏。

依靠教堂的钟楼建于1751—1756年,采用了洛可可风格,与穹顶同高。有趣的是这个塔并不属于教堂,而是属于市政府,用于瞭望。

较为昏暗的祭坛和天窗投入的亮光形成强烈的对比

小祭坛的天顶画将空间抬升

天顶画《圣尼古拉斯的神甫》

2.圣维特主教座堂(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

参观完圣尼古拉斯教堂往山上走,没想到云迷雾锁,圣维特的三座尖塔耸峙,显得神秘莫测。

教堂的建造历史主要依照维基百科,但我对一些文字进行了修改和删减,还给每个部分加了配图。

英雄门,其实有些暴力

今天的哥特式大教堂始建于1344年11月21日,最重要的影响者是捷克最伟大的国王—查理四世,他打算把新教堂建为加冕教堂,家族墓穴,王国宝库,以及主保圣人圣瓦茨拉夫的最后安息地和朝圣地。第一位建筑师是法国人马蒂亚斯,他设计了这座建筑的总体布局,基本上是法国哥特式的沿袭。他生前只完成了唱诗席最东端的部分。

1352年马蒂亚斯去世后,23岁的彼得·帕尔莱勒接管了建造工作。最初,帕尔莱勒只在前辈留下的计划上工作,完成了圣器室和南部的小教堂。这之后,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工作。帕尔莱勒带来了建筑中哥特式元素的独特综合。他为唱诗楼设计的拱顶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网状拱顶有两条斜肋,交叉的肋对形成了网状结构(因此得名)。这种设计大大加强了结构,还为天花板增添了生动性。

帕尔莱勒拱顶

帕尔莱勒还建造了圣瓦茨拉夫礼拜堂,这也是座堂的精华之一。墙的下部装饰有1300多块半宝石和绘画,描绘了基督受难。墙的上部区域有描绘圣瓦茨拉夫生平的壁画,于1506年至1509年间创作。祭坛上方是一座哥特式的圣瓦茨拉夫雕像。

在礼拜堂的西南角有一个七道门锁的小门,通向放置波希米亚加冕王冠的王冠室。

主教座堂的建造进展缓慢,原因是在此期间皇帝又委托他同时进行许多其他项目,如查理大桥。到1397年帕尔莱勒去世时,只完成了唱经楼和耳堂的一部分。

1406年帕尔莱勒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策尔和约翰内斯继续他的工作,还有帕尔莱勒作坊的成员Petrilk。在这三位的指挥下,耳堂和南侧的大钟楼得以完工,建成的还有连接二者的山墙,绰号“金门”。国王们正是通过这扇大门,进入主教座堂举行加冕典礼。

金门。马赛克展现的是最后的审判

15世纪后半叶,Benedict Ried受国王委托主持建造,但工程刚开始,就因资金不足而被缩减。结果只是给哥特式建筑带来了一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的元素,最显著的是南塔的巴洛克式尖顶和耳堂北翼的大风琴。

巴洛克式的铜屋顶

1844年,在布拉格德国建筑师聚会上,神父Vaclav Pesina与新哥特式建筑师Josef Kranner共同提出了一项大教堂翻修和竣工计划。同年,一个全称为“完成布拉格圣维特主教座堂联盟”的协会成立。

1861年至1866年,Kranner领导了这项工程,主要包括修缮、移除被认为不必要的巴洛克装饰以及修复内部。1870年,新中殿终于奠定基础。

1873,在Kranner去世后,建筑师Josef Mocker主持。他以典型的哥特式设计了西面的两座塔楼。

建筑主体完工后,彩窗都是20世纪初装饰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阿尔丰斯.慕夏绘制的中殿北部彩窗,典型的新艺术主义风格,绚丽奇幻。

玫瑰窗完成于1927年,以创世纪为主题。František Kysela是玫瑰窗的设计者,这位艺术家多才多艺,在装饰主义时期最为活跃,于图形设计和应用上颇有造诣。他于1941年2月20日去世,其形象还被雕刻在正立面上。他的妻子和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参与了抵抗运动,两人都于奥斯威辛集中营遇难。

其它花窗同样精彩,但一一介绍显得啰嗦,我就只放图了。游览过程中天气转晴,阳光透过花窗,营造出天堂般富足又纯粹的氛围。

多根合抱的束柱,在彩色的光下如同植物的根茎一般拥有生命力。

3.圣乔治大殿(St. George's Basilica)

这个教堂被称作大殿,并不是因为“大”,毕竟上它比起前两个要小多了。大殿其实是Basilica(巴西利卡)的翻译,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在罗马天主教体系中,巴西利卡(圣殿)是授予拥有特殊地位的教堂的称号,与这些教堂的实际建筑风格无关。但是天主教圣殿名单(List of Catholic basilicas)里并没有这个教堂,所以此名称应该只是对其建筑形式的称呼。

圣乔治大殿保留巴西利卡式合情合理,因为它是布拉格现存最古老的教堂,创建于920年,1142大火后重建,红色立面则加建于17世纪。

门口有圣诞市集,所以没有很好的拍摄角度

正殿确实也是古朴的巴西利卡式,墙上还留有古老的壁画。要看壮观的巴西利卡,还是得去意大利,唉,现在还咋去意大利。。。

厚重的墙体+小窗,倒是很古罗马,也很保暖。

小祭坛的巴洛克化。4.罗森堡宫(Rosenberg Palace)

我买的套票里有这个宫殿,但它在各平台里都显得格外冷清,比如在猫途鹰上成了布拉格排名663位的景点,随便路边一个雕塑都比它的评价多。

这座宫殿最初是罗森堡家族的于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宫殿,后来以巴洛克风格重建,用作穷苦的贵族未婚妇女的住所。宫里住着30个穷苦的贵族妇女,她们都是24岁以上的人。只有孤儿可以从18岁起就可以住在里面。住所的象征是一幅金质椭圆形勋章,当中有圣母玛利亚受孕的图片。

宫殿有一些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痕迹,如庭院旁的拱廊。

冷门归冷门,这个门厅还是挺精彩。

看得见同样风景的两个房间。

简朴的大厅,好在优雅安静

窗框是让画面有趣的好工具。

急促的暮色

去黄金巷,看到有个酷刑室可以参观,不料要排很久的队,大概观众就好这口。我其实并不感兴趣,只想出去看夕阳,但是被挤在狭窄的中世纪碉堡里进退两难,而且排到一半就会有“来都来了”的想法。看到酷刑室后我内心毫无波澜,毕竟早就读过莫言的《檀香刑》。出来后走到观景台太阳都不见了,只留下橘色的余晖,和灰紫色的雾霭,布拉格在这种模糊中露出烟火气。在绝美、璀璨的日出中,这座城市如美梦般轻盈;但在一场不完美的日落中,陆续亮起的灯火,依旧讲述人间的故事。

城墙打卡

城邦剧院

在高纬的冬天可以体验“移步换光”,走到城邦剧院时,天就已经黑透了。该剧场建成于1783年,1787年10月29日,莫扎特在此首演《唐璜》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剧院也因此而闻名。其后他为利奥波德二世撰写的《狄托的仁慈》也在此上演。剧场主入口显得狭窄,但是纵深很长,内部也是金碧辉煌。

第二日夜游

第二天更冷,我带着手套持三脚架依旧指尖发麻。我和Holly讲起摄影的付出,我觉得对于专业摄影师,城市的冷大概是最舒适的,毕竟这是安全的冷,有些人还要在极地或高原蹲守,这大概要靠信仰支撑。如果只想着舒服,那也与摄影无缘了,只能称作拍照。毕竟从词源来说,Photography中的photo来源于希腊语的光,graphy表示书写与绘画,这代表了对光的主观创作,创作则意味着精力的投入。

老市政厅

这家小餐馆叫Pasta Fresca,真的绝美

圣吉尔斯教堂(Church of St Giles)

圣吉尔斯教堂于1238年建立,在1340-1370年由多米尼加教团僧侣重建。这座教堂保留了哥特式的外观,但18世纪增加了包括灰泥内部和天花板壁画等巴洛克元素。

主祭坛非常奢华,装饰着以十字架为中心的黄金文物。由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的经典电影《莫扎特传》就曾在此取景。

壁画由Wenzel Lorenz Reiner创作,他是捷克巴洛克风格的领导画家之一,其遗体也埋葬在这个教堂。

卡夫卡转动的雕像(Statue of Franz Kafka)

这座雕像于2014年安装,是艺术家大卫·切尔尼最著名的街头艺术作品之一。雕像由42层可旋转镀铬板组成,高11米,重达39吨。雕像转动时,观众可以目睹其分解又重组的过程。但好笑的是,我们在旁边等了十五分钟,它就是纹丝不动,我还以为会间歇性地转一转,事实是不转时再怎么等也是没用的。

我在初中时读了《变形记》,当时对荒诞小说一窍不通,但现在想想,这就是一百年前的社畜血书啊,而且百年过后,情况也没好到哪去。

PRAHA国家剧院的Jump-cut

因为夜晚和白天都路过了国家剧院,所以把它们的图片一起发了。

国家剧院是捷克民族的象征,也是伏尔塔瓦河右岸最雍容华贵的建筑。其建筑形式和演出内容,都是捷克的文化象征。

建筑于1868年奠基,于1881年6月11日首次开放,以迎接奥地利王储鲁道夫的来访。1881年8月12日,一场大火烧毁了铜质圆顶、礼堂和剧院的舞台。这场大火被视为一场全国性的灾难,捷克人在47天内捐献了100万个古尔登(奥匈帝国货币)支持修缮。两年后剧场重新开幕。

虽然是19世纪末了,这栋建筑依旧是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不同,这栋建筑依旧是规规矩矩,直线就是直,曲线也不是弯成波浪,强调比例和谐、秩序感,而不是视觉刺激。

河岸的运动

离开布拉格前的上午,去看跳舞的房子,反倒被河岸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的房子迷住了, 新艺术运动风格(Art Nouveau)是其中的主调,但也包括了新哥特、新巴洛克和折衷主义。这些建筑多彩柔美,又能和老城和谐,大概是城市扩张的典范了。

两扇新艺术运动的门

哥特复兴主义影响下的门

新巴洛克式

跳舞的房子

在一排珍奇斗艳的建筑中,有一位格格不入者,那还源于一个错误。二战时,美军的一架战机误以为布拉格是德累斯顿,投下炸弹摧毁了原有的建筑,他们应该很快意识到了,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

跳舞的房子由弗兰克·盖里和弗拉多·米卢尼克于1992年设计,并于1996年完工。弗兰克·盖里最著名的作品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他的作品都具有不规则曲线造型和雕塑般的外观,也经常被指责与环境格格不入。评价建筑作品确实要考虑景观的连续性,但在我看来,优美的欧式建筑数不胜数,跳舞的房子只此一处。真正可怕的是毫无设计感的作品充斥城市,那才是景观的噩梦。

世俗的珠宝—市民会馆

布拉格市民会馆(Municipal House),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作之一,始建于1905年,1912年开放。建筑师Osvald Polívk和Antonín Balšánek设计。阿尔丰斯• 穆夏、马克斯• 什瓦宾斯基、J. V. Myslbek等大师参与装饰,简直是装修梦之队。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在音乐厅内发布独立宣言。

游客能免费参观门厅、地下室,也可以去咖啡厅和餐馆(推荐咖啡厅的蛋糕)。

咖啡厅

从吊灯可见装饰主义的元素


第一次欧洲大陆之行,前十天都在德国,到布拉格时已经进入疲累期,但感谢这座城市的瑰丽,完全没让我陷入审美疲劳。

初中看着世界地图,相信自己长大后肯定会环游世界,现在对此存疑,只是我真想去的地方,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前往,毕竟人生苦短。初中也开始对欧洲建筑感兴趣,会用笔画斜屋顶、三角楣和长窗,画狭长的小巷,墙上钉着路灯。但那时并不了解欧洲建筑的流派发展,它们只是模糊的集合。所以现在能分清,自己也满足了。世上有那么多要分类的事物,有那么复杂的历史,能捋清一项都好费力呀。

布拉格当然也不是完美的,它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商业化的狂热。但总体而言,它无限幸运,它的幸运,也是对欧洲的赐福。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