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节布恩山小环线—我的徒步元年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 2020-03-23 13:3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脚步是看待大地的一种方式,触觉代替视觉来更真切的感知大地,期待宇宙间的魔力安排我们再次相遇。尼泊尔归来已是五年,生活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以近乎光速扎向'...

脚步是看待大地的一种方式,触觉代替视觉来更真切的感知大地,期待宇宙间的魔力安排我们再次相遇。

尼泊尔归来已是五年,生活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以近乎光速扎向中年的漩涡。徒步的日子以及一起户外的山友倒是时常会想起,成为疲惫生活为数不多的慰藉。山中岁月也仿佛有十足的魔力在召唤我回去。归国后不出半月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后面又因为新工作忙于奔波,整个七月耗在了广东而错过计划好的和朋友暑期神农架徒步,春节这次尼泊尔行就成了我一整年唯一的长线出行显得弥足珍贵。

之后的旅行经历也印证了真的是念兹在兹的兴趣所在,所以还是决定再整理思绪,写下仅存的记忆。

day1 Shanghai-Kunming-Kathmandu

一个插曲:机场出来后第一时间就想买第二天飞博卡拉的机票(如今已可以直接飞猪购买),大致咨询了下机场内的代理点说卖110刀,觉得有水分就决定再去其他地方询询价,没想到出来后就不能再进去(南亚国家的机场进出都要出示打印好的行程单),而且机场外的光景真的是破败的让人有种扭头就走的冲动,满眼黑乎乎的印度脸在拉客,看不到像样的车站和乘车点,在机场外完全找不到任何国内航班售票点的提示信息,只得搭上一直执着跟着我们的司机的面包车去加都市区,司机说知道卖票的地方,就这么一路开,车窗外渐次退向身后的街景随着天色转暗,起初的新鲜劲儿、有说有笑、好奇心各种情绪也逐渐变成了心中的七上八下,因为一行四人都没办手机卡,无信号状态既不能打电话也难以用Google地图看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被带去哪里,完全的听天由命状态。终于抵达某街某小巷必然是司机的对口提成单位,俩姑娘等在车里看包,我和阿牛被一个印度裔青年带进一个套间的办公室里屋。门随即关上,脑中各种黑帮港片桥段一闪而过,满墙贴着的旅游广告让我们确认这是个当地旅行社外,除了一个皮沙发就是办公桌后一个一身金首饰的印度裔胖老板的室内布置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三合会的总堂。屋内开始回荡悠扬的印度英语,交涉了大概半小时后以每张票90刀的价格成交,之后便不遗余力的说他的服务有多好业务做得有多大,还给我们看他手机里的说是之前的中国客人丢手机后被他还回后发的感谢短信,还有各种来尼泊尔游玩期间从向导到包车到门票的一揽子打包服务,都被我婉言拒绝了。

day2 Kathmandu-Pokhara

day3 Pokhara—Nayapul—Tikedhunga

day4 Tikedhunga-Ulleri-Gorepani

day5 Gorepani-PoonHill-Tadapani

day6 Tadapani-Ghandruk-Nayapul-Pokhara

day7 Pokhara-Kathmandu

day8 Kathmandu-Shanghai


此行的重点是计划用四天时间走完Poon小环,第一天赶早过早,便直接打车出发去nayapul,因为之前的疏忽,误以为双证都是在nayapul起点办理,在好心的哥一次次确认后将我们先带至了正确的地点:NepalTourismBoard。到了才发现这里的衙门要十点才上班,只得坐人家大门口和的哥闲唠,除了常规的你是不是本地人,有没有来过中国,功夫明星李小龙、成龙大哥这类惯常问题blabla一大堆后,问了他最受当地人欢迎的职业,得到的答案居然不是公务员而是去海外如新加坡等地做雇佣兵,让我想起了英联邦里骁勇善战的廓尔喀战士。半小时后工作人员终于开门迎客,作为第一个到达这里的顾客,抓紧时间和几个手拿一摞护照一看就是旅行社中介的本地人一起办理了双证(permit&TIMS)。

在出租车(其实就是小奥拓)一个半小时的极速前进后抵达了一个类似路边小饭店的地方,司机说:“到了,沿着路基下去就是。”就这么略疑惑又略激动的开始了布恩小环,走了一会儿后,在问了迎面而来的一个台湾小哥后才得知大概还得半小时才能抵达知名的起点标志——铁桥。

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向前。起先的行程就是类似中国西南地区的寻常山村景色,依山而开垦的梯田,散布的小房子,炊烟,植被,牛群。

路遇一个欧洲小孩子的徒步冬令营在用餐休息,孩子们的行李全部由挑夫负责,感叹国外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丰富

第一天因为办证的耽误以及要和早上跑去玩好滑翔伞再出发的两个妹子会合,所以只走了不到四小时,下午三点前抵达TIkedhunga村后就选择住在村口的第一个旅社,把第一天变态出名的三千级石阶留到第二天而不是选择走完第一天行程在Ulleri等和朋友汇合(后来事实证明,如果这么做,由于没请挑夫,重装的妹子根本应付不了那些石阶和上升的海拔)。就因为在手机完全无服务的情况下,店老板让我用了她家的固话联系朋友,所以一口答应了每晚300rs的房费。

第一晚意外的清闲也有意外的收获,住进比火车卧铺还略窄的床铺上。

想象着窗外云遮雾绕里的雪山,停电已是家常便饭,预料之外凌晨两点醒过来后听着窗外未间断的瓢泼大雨,脑中设想着几种可能:白天如果还是如此雨势是在此处多待一天还是继续前行,因为越到后程越艰巨,回头的机会就越小。吃过早饭等到八点钟雨势居然变小了,就这样一行四人开始了第二天的行程。

无穷尽的石板路

一路爬升

那种大部队汇合后春游般的兴奋很快就败给了海拔的上升,由于帮女队友减重分担了些负重,自己本身还存着三瓶1.5L的纯净水,后程明显开始大喘气,没有之前的步履轻松。这么坚持着调整节奏,终于扛过了变态的三千级石阶,在十二点半来到了本应是第一天就抵达的Ulleri村,在知名的开窗便望见雪山的MeeraGuestHouse吃了顿漫长的中饭(真的印证了攻略里说的上菜奇慢的传闻)

推窗便是雪山

漫山遍野的山杜鹃

沿途村落的肉蛋供应纯人力背上来

(前人总结的经验还是有道理的,顺时针走小环的路线被平分成四天,每天的行程安排都可谓是张弛有度,Tikedhunga村到Ulleri村的路段全是石板路,而且如果不请挑夫自己背包可以很明显感受到这一段海拔上升带来的额外消耗。我们迫不得已将这段路程压缩进第二天的行程,使得第二天的行程很满,而第三天的路程因为除了要赶早登布恩山看日出再下山,再翻过几个山头,对膝盖是连续的考验。)

下午两点才正式开始本应该是今天的行程,一路上我都在有意识提速,四人也终于同时在六点抵达了第二天的终点Gorepani,此时天色已暗,没有时间提前探一下明日上山的路。又是直接住在了村门后左手边的第一家客栈。后话,半小时后豪雨如注,大风透过木板把窗帘都吹飞了起来,心中默默庆幸自己在小队里唱了黑脸,当初提速的要求无比正确,免去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山谷里的落汤鸡之苦。

长相神似格策的德国小伙一早从博卡拉出发,下午就赶上了我们一行四人,用一天的时间走我们两天的行程,各种惊掉下巴,人种差别真不是盖的,聊了一会儿后就健步如飞而去了

后来回想这次徒步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助,听先前超越我们,早一天抵达住在同一家客栈的俄罗斯脏辫情侣说就算我们和他们一样的时间抵达,会不巧遇上布恩山下大雪,就算早到了也不能登山,只能在村里碰运气等待。

第三天凌晨四点半,三人摸黑登山,山道台阶因前一天的积雪而变成冰凌,特别不好走,而且高海拔的夜真不是盖的,刺骨的寒冷,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的登顶成功,在布恩山顶上看到了巍巍壮丽的雪域山脉练成一片,日出后洒下的金色,让一切都是值得。

合个影
从峰顶看到的风景给予登顶者以力量,某种程度也在摧毁着你。无法忍受和近乎痛苦的方式意识到有形存在的浩瀚无边。到达山顶的人一半爱着自己,一半爱着被湮灭的感觉。心事如山8.0[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 2014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布恩山上的信号塔

在另一个山头上回望信号塔

天亮后回村里早餐休整,九点半出发开始虐心的第三天行程,翻过了大概两座山头,宿于tadapani,终于,第三晚没再选择一进村的第一家客栈,大致逛了一下后和老板娘谈妥了一间屋子100rs,算下来一个床位貌似只要3元rmb,是这次行程里最便宜的一晚,当然吃饭还是不便宜,喝到了让我回国后一年多还久久不能忘怀的大蒜汤,味觉的记忆留存时间还真是长久。后来在大吉岭徒步的村子里又品尝过美味,这是后话。

第四天,八点半出发经Ghandruk返回nayapul。

又赚到了一个日出

最后一天的行程是一路下山的节奏,自然景观依旧的非常壮美,还在密林中遇到了野生的猴群。

抵达Ghandruk,是逆时针出发走布恩山或是ABC小环的一个重要村子,村落很大,而且明显客栈装修布置都好于其他村子,后来得知这个村子里大多都是曾在海外当过雇佣兵的,从豪华的客栈也能看出财力可见一斑。

成片的太阳能电池保证用电

其实抵达Ghandruk后Poonhill小环就算结束了,之后到nayapul的沿路谈不上风景,就是原生态的尼泊尔乡下,完全可以选择搭乘吉普直接返回nayapul铁桥出发处。但想着有始有终在同行两个妹子选择搭车后,我和阿牛开始全力比赛走完了最后这一段。


后来忆起了一个瞬间,凌晨出发踩着冰渣积雪终于登上布恩山顶,刺骨寒冷中静候日照金山那一幕的来临,感官上的晨昏明暗变化在这一座座雪山前竟变得不是那么清晰,整个人全身心震慑于一种并不全因寒冷而瑟瑟发抖的气场之中,觉得即将亲见心中无数次预想过的或是已然在海上在大漠在其他环境下所见证过的日出景象。

当我们都将目光注视于世界第十高峰8090米的安纳普尔那神山沐浴于金色光芒中时,竟忽略了在她的西边还处于阴影中的竟是世界第七的8167米的魔鬼峰道拉吉里。不曾留下照片,所有关于这座山的回忆都只剩旅途中结识的消瘦的服完兵役独自环游亚洲的以色列小哥,选了个人少的位置帮他拍照留念,记忆都随他的手机一并带走。

或许好的旅行就是这样,每每忆起都有新的细节可以发现。留存下的记忆和我们当下所做判断没有多大关联。那些自认非同寻常和珍贵的场景消失得了无痕迹,而那些微不足道的时刻,因为承载了情感反而在某个瞬间重获新生。

ps:出发前在费瓦湖边冒险吃了个街边摊,味道酸酸辣辣忘记名字的小吃,谁能提醒一下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