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中老铁路双向跑出加速度

自2023年初以来,连接中国与老挝的跨国铁路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5月19日,这条铁路累计运送旅客突破8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过910万吨,两项数据同比增幅显著。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正通过实实在在的运输效能,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

客运领域的数据尤为突出。泼水节、五一假期等节点推动国内段单日客流突破9.1万人次,西双版纳站单日最高接待旅客量达到3.8万人次,均刷新历史纪录。为应对持续增长的跨境需求,铁路部门将国际列车运行区段延长,新增经停站点,跨境席位数量同步扩容。车站内配备中老英三语引导标识,设立跨境旅客专用通道,餐饮服务引入地方特色菜品,这些细节改进让旅客的跨国出行更加高效便捷。目前已有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通过这条铁路跨境流动,国际旅客列车累计载客量超过44万人次。

货运通道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前五个月跨境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10%,其中东南亚生鲜产品通过“澜湄快线”冷链专列实现快速入境,榴莲旺季期间日均运输量突破2000吨。创新运输模式成为关键推力:罐式集装箱实现成品油“一箱到底”运输,避免了传统倒装环节的安全隐患;磨憨口岸通过数字化改造,将跨境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5小时以内,货物品类扩展至3000余种。这些技术升级使物流成本下降超过三成,为区域产业链优化提供了基础支撑。

从更宏观视角观察,这条铁路的经济纽带作用正在持续释放。客运量的攀升带动了沿线旅游经济,老挝琅勃拉邦、中国西双版纳等地的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近四成。货运通道的畅通则让云南的鲜花、蔬菜与泰国的榴莲、山竹形成稳定贸易对流,今年前五个月跨境农产品贸易额同比增幅达45%。铁路部门计划进一步拓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铁路+产业园区”的深度整合。

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典范,中老铁路用日均5.3万吨的货物运输量和2.6万人次的旅客输送量,验证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可行性。当钢铁轨道跨越山川河流,连接的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构建起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范式。这条双向奔赴的通道,正在为超过20亿人口的东盟市场开辟更高效的要素流动路径。

pic1.jpg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