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美|中国民居之客家围龙屋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db:出处] 2021-03-05 19:43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族人加速外迁,人口流失,如同老屋失去了生命,逐渐衰老。原始村落功能转变,宗族社会土崩瓦解,家族所制成的围龙屋也渐渐分崩瓦解,人去楼空。

作为汉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其民居建筑代表有三

1. 闽西土楼

2. 粤东梅县围龙屋

3. 赣南围子(还没去)

这三种民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防御型建筑,一防强盗土匪,二防当地土著(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而来,融入过程和当地有冲突),而今天那些客家人的后裔不再需要防御功能保卫家园,为了追求更美好便利的生活,他们逐渐搬离这些老宅,拜访的时候总感觉少了一点烟火气,只能用今天用游客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客家先民留下的建筑。

丙村 仁厚温公祠

早在2021年左右就从《中国民居》一书得知围龙屋,2021年元旦才动身,拜访了粤东梅州的一些。

梅州是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称为世界客都,在梅州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世界客都”的标志。

候车站的世界客都标志

客家人的历史在福建土楼日记中有介绍,他们为避战乱千里迢迢南下,在闽粤赣地区发展出独特的客家文化。

在民居建筑上,闽地的客家土楼最为出名,也是目前(截止到2021年3月)唯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客家民居建筑,而赣南围子和粤东梅县围龙屋相比要低调很多,不过资料显示梅县围龙屋目前也在申遗中。

世界遗产福建土楼

客家人来自中原,中原的房子合院具有围合的特点,南迁之后,需要聚族而居,共同抵御土匪和当地土著的侵扰,在围合的特点上使得房子衍生出更强的防御功能。

围龙屋的多媒体资料相比土楼要少很多,所以在决定去拜访围龙屋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去哪儿看?有哪些代表性实例?

一些文字材料会列出其中的代表作名字,比如从度娘上,我们可以找到以下代表,但没有配图,就很难判断是否值得去。

梅州围龙屋的代表作有善述围、躲世围、磐安围、棣华围、馨梓围、朝天围、长兴围、东升围、崇德围、邹家围、瑞徵围、巨汌围、凤翔围、进士第、继善楼、泰安楼、牛角屋、辑瑞庐、蔡蒙吉故居、南华又庐 、原膴隆基、仁厚温公祠、承德楼、人境庐,济济楼、丘逢甲故居、曾生故居、叶剑英故居、李惠堂故居、崇庆第、丰泰堂、大刘屋、大王屋、李和美等

如果直接去搜索楼名,其实很难找到确信的图片。不过这并没有难倒机智的我,通过使用图片搜索,卫星地图等系列功能呢,我确定了要去的几座。主要在兴宁地区和梅州县城周边。

总体来说,兴宁地区的围龙屋比较集中,市区周边就有不少,是非常适合集中拜访的。而梅州周围的相对分散。

比如下图是兴宁火车站周围的一个点。是几个围龙屋的聚落。虽然没有一座单体的特别大的围龙屋,但是出现这么多的聚集也想必航拍也是不错的选择。这种在兴宁地区很多。

兴宁的围龙屋有近4000座,保存良好的有1000多座,2021年3月兴宁成功申报“中国围龙屋之乡”,而且从我的实地考察来看大部分围龙屋不收门票,除了一些名人故居。

我在围屋参观现场拍摄的 兴宁十大围龙屋

第一站,我先去了离酒店比较近的九厅十八井,是兴宁十大围龙屋之一。

九厅十八井门口

走到门口,我特别激动,没想到就这么容易。我并没有直接飞无人机,而是打算先进入内部看个究竟。

这里真的非常冷清,只剩很少的当地人住在里面,和当年的盛景完全不是一回事,而来也不是旅游热门地,所以走到后面的半月部分,除了一个在门口摘菜的阿姨,也没其他人了。

细节看完了,我拿出无人机,准备拍下俯视图,这种类型的建筑俯视图更加直观。

预热,打开app,怎么都飞不起来,app上写了禁飞区,当时给我整懵了,因为我在地图上并没有看到机场。后来一查网络,一问村民确认,才知道这里有军用机场的原因,但是坑爹的大疆并没有在飞行地图显示。。。

然而,我以为这是今天最郁闷的深刻,没想到这还不是最倒霉的,更戏剧性的还在后头。

正当我望着手机上的禁飞区发呆,好像有等待解禁的可能的时候,这时候一个中年男子进来了,在这种地方能看到其他游客实属罕见。

他拿着和我一模一样的型号的无人机。

我心里暗爽,哈哈哈,看来不是我一个人倒霉,于是我打算等他准备好起飞,抓耳挠腮的时候再告诉他。

但我没有等到那个让我告诉他这里为什么不能飞的机会,他的无人机起飞了!!!

“TMD的黑飞,我要举报”,

当时的内心OS

后来他告诉我,他的无人机破解了,于是我提出加他的微信,回头要点照片存档留念,他点头同意,但提出说照片会有水印,我表示无所谓,就是留个纪念也不会发布在网上,仅个人收藏。我发送了好友申请,他走了,后来再也没有通过好友申请。哈哈哈,小气鬼。不肯给直接拒绝不就好了。

对于围龙屋这种建筑,置身其中的时候,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而用俯瞰的视角可以很快就了解整个布局。无人机是最高效的,如果不能用无人机飞行,那就要用土办法,爬到高处,借用观景台或者居民楼获得俯瞰的视角。我看到一栋楼尝试了下,问在底楼聊天的居民,表明来意,没想到对方都别爽快地让我上去拍摄,感叹这里人民的友好。不过那个楼的角度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太高(周围就没很高的楼),于是作罢,很快就下来了。

重新打开app上的飞行地图,我之前计划的兴宁的围龙屋都在市区附近,正好完美地落在了禁飞区。。。不过机智的我仔细的沿着禁飞区边缘看了下,还是发现了一个刚好出了禁飞区边缘,可以飞行的点,叶塘镇河西村的磐安围。

天无绝人之路

立刻打车前往,并不遥远,路上司机还介绍了在一条岔路另一头的的李将军府,于是计划在拜访完磐安围之后也一并前往。

车直接开到了磐安围的门口,并没有直接进入,先跑到了半月池塘弧形顶点的位置拍下整个建筑的全景。由于建筑太大,所以普通的镜头很难全部容下。半月池塘的前面是一片菜地,当时正好有农妇在浇水,询问后得知可以进入参观,但最后的半月围屋区域中下午都有老人在睡觉,让我们进入后不可大声喧哗,以免打搅。

磐石定基业,安定展鸿图

注意对联和楼名

和之前的九井十八厅一样,围龙屋里面非常安静。只有少数几个中年人在走动。

磐安围并没有九井十八厅大,从围龙部分就能明显感受到,这个半月形的平面叫花胎。花胎不是水平的,而是有越往后越高。

角楼的射击孔

不过磐安围保存的比较好,整个屋子背靠大山,位于麻岭顶东麓,周围没有太多现代建筑,可惜的是,一条公路从屋后穿过,给村里带来便利的同时,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少了几分灵性。

背后的公路

中轴部分为三堂屋四横屋,横屋后面是半月形围龙,简称三堂四横一围龙。堂屋前是长方形禾坪,禾坪前有半月形池塘。中轴建筑为方形厅堂,厅与厅之间以天井相隔,大小天井共21个。

前后两个半圆(月亮)整体像是太极,围龙屋前面水塘半个月亮(阴),后面围屋花胎也是半个月亮(阳),中间用长方形的横屋和禾坪相隔,整体像一个鸡蛋一样的椭圆。两个半月形的设计极具美感。

而土楼思想多按照八卦之型设计。

俯瞰磐安围我和磐安围

参观完磐安围,还可以去附近3km之内的将军府看看。

将军府旁边也有几个围龙屋

屋里长出了树

时间渐晚,夕阳染红了围龙屋

屋顶上长出的多肉,应该是窄叶不死鸟吧

围龙屋附近的猫猫

第二天,继续赶路,兴宁其他几个因为无法飞行,所以就直接坐火车了梅州。兴宁站靠广告赚了不少钱吧。

梅州地区早餐的常见选择就是腌粉+牛肉汤/猪肉汤,汤里面会放九层塔,当地人叫罗勒,这个在东南亚美食也是比较常用的,主要用来调味,有点像香菜。越南河粉pho里面也是很常见的。不过这种调料在内地城市好像很难买。反正我在上海的超市/叮咚买菜等地方都没找到。

梅州市区的客家博物馆值得一去,可以全方位快速了解客家文化。

逛好博物馆继续出发。在离梅州市区不远,丙村镇的群丰村,有一座有五百多年历史、规模庞大无比的客家围龙屋。它就是仁厚温公祠。 它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四进三堂八横三围”,有390间的正房(两边几十间杂间未计),还有宏伟宽阔的祠堂、庭院和长长的天街、巷道。是唯一收录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

现在里面已经不住人了,只有房间里面还留着一些以前的家具物品。从上面的航拍图可以看到在化胎部分,种有两棵巨型的苏铁树,他们是第一代主人在480年前种下的,左右各一。

我正好碰到这里的第23代温姓大叔,和我讲了很多这里的故事,老房子正在翻新,下图,以前每个屋子墙上都是毛主席像以及毛主席标语,现在只能找到图八两处。。

大叔说他们小时候在苏铁树里面捉迷藏,他说这个开花以后特别漂亮,像凤凰一样,然后钻到树下就给我去找了两片花。现在已经过了花期,花干了,刚开花的时候更像,他很执着的要为我找到一朵新鲜的花,找了很久还是只找到干的,还被扎了一下。

像凤凰一样的苏铁花

地上的水泥都是后加的,他掰掉一块水泥,指着藏在水泥下的石头说,这个才是原来的路面,几百年了。

走出仁厚温公祠,又是日暮,夕阳再次洒红了这里的村庄。

走在仁厚温公祠的村庄里

梅州围龙屋的普查力度远不及福建土楼,代表性单体和聚落的调查不完善,也没有因为及时申遗,得到像土楼那样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

时代更替,经济发展,原来围屋的狭小空间已经无法现代人对居住空间,基础设施,生活便利舒适等方面的要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族人加速外迁,人口流失,如同老屋失去了生命,逐渐衰老。原始村落功能转变,宗族社会土崩瓦解,家族所制成的围龙屋也渐渐分崩瓦解,人去楼空。


<参考文献>

[1]谢小康.梅州围龙屋与福建土楼之比较研究[J].客家文博,2017(04):51-55.

[2]丁新义.客都梅州围龙屋现状探究——以梅县丙村温公祠为中心[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01):55-59.

[3] 掌上梅州http://y.meizhou.cn/


客家人在村落的周边有很多纪念,祭祀,朝拜性质的建筑,还有他们的墓地,基本也都是和围龙屋差不多的样式,两个半圆。不过我没有查到文献研究这个的缘由,所以就发表一点随思而已。

最后,是梅州围龙屋的超强整理。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