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败了的四姑娘山的雪山攀登

字号+作者:铁路小可爱 来源:[db:出处] 2021-06-15 13:47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五月份的时候,在家呆着实在是无聊,于是决定飞到成都去到小金县爬四姑娘山的大峰。五月末是四姑娘山的登山淡季,刚过了五一,作为登山出发的小金县镇子上,白天'...

五月份的时候,在家呆着实在是无聊,于是决定飞到成都去到小金县爬四姑娘山的大峰。

五月末是四姑娘山的登山淡季,刚过了五一,作为登山出发的小金县镇子上,白天晚上也没有几个人在溜达,显得很冷清。当然后来等我到了雪山上我才知道为什么现在来爬的人少了。

住的客栈是200多一晚的一家酒店,风格不错,和体育系毕业的小老板喝咖啡聊了聊他的人生规划,躺平还真的是当下整体趋势。成都是真的好,没必要出去。

老板聊起了四姑娘山峰群的过去和未来,持悲观态度,说是当地政府不会宣传。当然作为景色雷同的地貌,川西这边都是沟+5000-6000多米的小雪山。那为什么在同样地理位置的长穿毕的另外一段的毕棚沟生意就好很多呢??而南边的长坪沟就一直人流稀少?原因大致是毕棚沟属于私人公司,社交媒体运作的比较好,玩起来都是野路子,不少手段连我这个专门做social的听起来都是佩服。而小金县这边走的是户外天堂的路子,但是户外一说起来人的感觉就是很累。那么谁还会来玩呢??不管怎么样吧,人少点是真的好。从头舒服到尾。不像毕棚沟那边人头攒动的。

整体行程很紧,因为是周五晚到小金县,周六早九点出发终点是大峰大本营,周日凌晨三点出发,冲顶并下撤。

装备除了一件在成都太古里买了一件保命的鸟的硬壳之外,其他的都是户外店临时买凑的。

在五月份登顶的话,有三样值得去考虑,气候,装备,体能。而我这次两样都除了问题,天灾人祸撞到了一起。

首先说天气,五月份高原的气候是多变的,尤其是在海拔4000以上的半山腰的位置。周六到了大本营,就没见过太阳。不是雾就是风要么就是冰雹,到了晚上则改成了一整宿的大雨。当然我们这里是大雨的话,雪山上肯定是大雪了。。。据登山协助说,连续三天了都是这样。所以后来我们攀登到了垭口雪线以上,发现平时的路都没有了,往上走连标记悬崖的一米多高的栏杆都没有了。

周六本来是2点要出发登顶,但是两点没有一个队伍要出发的样子,大家都在等对方出发去趟雪,太坏了。后来我的协助等不了 ,叫我来出发。我是当天第四个人开始攀登的,在我之前有三个人。当然他们踩出来的脚印基本上也看不到了,只能靠经验丰富的协助带着走。

这个难度和九月份来没有雪的难度差了好多,运气不太好,如果没有这种看不到路的雪登顶或许还容易一些。

再说装备,很简单的上下抓绒,一个100克的羽绒服,上下软壳,基本上就够了。包里还常备一件鸟的硬壳,到最后就算是快到了雪山顶上,这件硬壳也没用上。软壳+内层羽绒+抓绒+内层排汗以完美的handle零下10度外加大风的天气。

因为下了一夜雪,所以雪爪是跟全程三小时的,登山杖和雪护腿,防水保暖手套以及护住耳朵的抓绒帽也是必须的。

唯一一个拉跨的是鞋。因为当初规划从头到尾不需要重装,所以就没有考虑重装鞋,当然对于雪的概念也一直停留在日常这个季节的雪量上。我就穿了一双普通的低海拔的登山鞋。这个鞋在攀登的过程中一直蛮正常,直到上了垭口5000海拔的时候,脚指头就开始冷,走了一百米进入到雪地,开始麻木,以后后来登顶还需要在这个温度上走一个小时,下撤也需要一个小时。加起来两个小时的时间,脚指头可能会面临冻伤的危险。和协助商量了一下,就下撤了。

最后说一下体力,其实爬大峰的话对于体力要求是相对比较低的。平时做日常的体力训练都可以正常爬上去。有氧训练频率高的人更容易成功,在五六个小时,从海拔4300的地方三个小时内爬升到5100米。再走下来。但其实也有奇葩就是我看到队伍里面走的最慢的两个都是健身教练。无氧训练 的肌肉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了累赘。

1.自助互联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自助互联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自助互联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自助互联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自助互联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