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那场无人机航拍镜头下,保定东郊的钢铁骨架悄然完成蜕变。中铁十四局施工团队将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模板,雄忻高铁保定东特大桥跨越京港澳高速的连续梁中跨宣告合龙。据国铁北京局站房工程项目管理部通报,这个全长273.7米的庞然大物顶宽12.6米,中跨梁高精准锁定在5.6米,误差被死死压在1厘米内。
悬在华北交通动脉上方施工,从来不是轻松差事。项目负责人张乃明在工程日志里写过,京港澳高速日均车流超10万辆(河北高速集团2024年报),两条匝道如同拧紧的发条。挂篮悬臂浇筑时,稍有不慎就是灾难。工人们得在车流头顶调整数千吨钢构,风速超过三级立刻停工。安全绳系得比往常更紧些,测量仪器每半小时校准一次。新华社记者邢广利用无人机拍下的画面里,那些钢桁架阴影笼罩着川流不息的货车,压迫感穿透照片直逼眼前。
合龙段卡在219号墩位置很要命。这里是雄保段咽喉,工期延误意味着整条342公里高铁进度受挫。从设计图看,雄忻线西接忻州西站,东连雄安站,正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腰眼部位。京津冀和晋中城市群等着这条钢轨输血呢,可施工方没空喊口号。混凝土配合比调试了十九轮,凌晨三点还在复核应力数据。监理组老王私下嘀咕,干三十年工程没见过这么较真的团队。
技术层面值得多聊几句。连续梁施工常见,但跨双向八车道高速的连续梁另当别论。挂篮行走时的动态荷载控制是关键难点,风速仪与应力监测系统必须实时联动。施工日志显示,6月某次突风警报导致挂篮紧急锁定,当时离高速公路护栏垂直距离仅28米。这类细节国铁报告里通常省略,却是工程真正的生死线。
保定东特大桥这11公里现在能松半口气了。后续桥面系施工虽仍繁重,但最险的关隘已然闯过。回看雄安新区“四纵两横”高铁网蓝图,这条横向通道的贯通价值可能被低估了。未来从忻州到雄安的时间压缩到两小时内,但此刻更该记住的是那些在百米高空拧螺栓的工人。他们腰间的安全绳在邢广利的航拍图里细若游丝,却是托起中国基建精度最结实的防线。
钢轨终将覆盖混凝土,车流会湮没施工痕迹。但精确到毫米级的合龙缝永远嵌在那里,沉默见证着人与重力场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