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高铁车厢里那个发试卷的年轻人

G1546次列车刚驶离衡阳东站,覃云昊提着塑料袋走进车厢。袋里没有零食饮料,是一叠打印试卷和卡通贴纸。这位00后列车员在暑运期间干起了特别的事——把高铁变成了临时课堂。

“试试这个?”他把一张数学题递给靠窗的小男孩。孩子母亲抬头笑了下,没阻止。列车行进时的轻微摇晃中,铅笔尖在纸面滑动起来。覃云昊自费准备这些学习包,彩色贴纸成了完成题目的奖励。据铁路网报道,这趟南宁东到杭州西的线路上,他每次出乘都带着这套特殊装备。

暑运带孩子出行是常态,漫长旅途里,电子设备常是家长无奈的选择。覃云昊注意到这点,试卷设计分年龄层,低年级侧重趣味图形题。停靠站间隙是他活动时间,穿行车厢发放材料。有位父亲在采访中提到,孩子主动要了第二张英语卷子,贴纸贴在行李箱上成了纪念。

服务创新往往来自一线观察,铁路系统这些年提人性化,真正落地的多是硬件升级。年轻乘务员的自发行为,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软件空白。列车长默许这个非标流程,甚至协调同事协助。服务台抽屉里现在常备着备用文具,回应其他家长的询问。

争议不是没有,有人质疑是否变相增加工作负担,或干扰旅客休息。实际执行中,覃云昊只对明显无聊的孩子主动询问。王恒在报道中记录过细节:乘务组会预先观察亲子旅客分布,活动范围控制在特定车厢。贴纸奖励代替物质刺激,成本控制在了月薪可承受范围。

铁路服务的同质化困局存在多年,广播词、推车频次、保洁流程都有严格规程,恰恰缺了温度弹性。移动课堂的价值不在于教会几道题,是打破旅客与乘务员间的透明隔膜。某次经停上饶时,两个原本哭闹的幼童为收集全套贴纸,安静完成了二十分钟描红练习。

更深层看,00后员工正重塑职业认知。覃云昊跟乘客交流时总蹲着,视线和孩子齐平。他说乘务员不该只是查票的,得做旅途伙伴。这种认知转变比服务形式更重要。据观察,同班组三位年轻同事开始模仿类似互动,有位姑娘带了绘本供借阅。

当然可持续性存疑,暑运过后日常客流变化,学生群体减少可能影响开展频率。铁路系统能否将个案转化为长效机制仍是未知数。南宁局内部简报提及此案例时,用的还是“员工自发创新行为”定性,尚未纳入标准服务清单。

塑料袋里的试卷越来越厚了,最新版本加了杭州西湖十景的图文题,对应列车终点站。有家长在12306表扬工单里写:三百公里时速中,孩子记住了三潭印月的模样。这种超出预期的抵达,或许才是高铁应有的速度。

pic0.jpg

«    2025年8月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