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透露,自今年启动进口榴莲业务以来,贸易额已突破亿元人民币。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同一天揭牌,这进一步巩固了该港在西南地区生鲜流通中的关键角色。据成都市青白江区提供的信息,这一进展源于中老铁路的高效运输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供应链。
传统海运从东南亚到中国动不动就10天以上,中老铁路却通过全冷链“一箱到底”方案,短短72小时内完成全程。时效比海运快70%,成本降了一半,生鲜品质得到保障。万象南站装车、磨憨口岸快速通关,这些环节协同让泰国榴莲以最佳状态进入市场。运输时间缩短了,成本也降了,企业利润自然上来。
四川朗浩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是核心参与者之一,运营负责人宋凤提到,中老铁路开通后,损耗率几乎为零,消费者能买到更新鲜、更便宜的榴莲。公司已完成进口订单179柜,清关145柜,贸易额超6500万元。数据来自企业公开陈述,显示业务规模正快速扩张。
市场端反应热烈,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川介绍,产业链已覆盖海外采购、跨境运输到国内分拨。今年5月,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零售泰国金枕榴莲,每斤22元的价格引发抢购潮,累计销售超80吨。采摘季虽近尾声,需求却不见降温。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这种旺盛势头预计持续,未来货源将通过中老铁路进一步扩大。
从记者视角看,这一突破不只是数字游戏。中老铁路的物流创新降低了跨境贸易门槛,强化了西部地区的经济连通性。它证明铁路运输在生鲜领域潜力巨大,可能重塑整个进口水果市场。区域经济受益明显,供应链效率提升带动了就业和消费升级。
未来,成都国际铁路港瞄准全国榴莲集散中心定位,计划引入更多水果品类。这不仅丰富消费者选择,还助推生鲜供应链体系完善。西部水果流通效率有望整体提高,但挑战如季节性波动和物流协调仍需关注。整体而言,项目展示了基础设施投资对贸易的乘数效应,值得其他地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