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报告团于9月15日至16日先后抵达广州、沈阳和太原开展宣讲活动。据中国铁路报消息,此次活动覆盖铁路集团内部、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多方群体。报告会上,来自不同岗位的“最美铁路人”分享了各自经历,例如深圳北站服务队队长李元讲述日常服务细节,昆明车辆段车辆电工王超探讨检修技术要点,南宁铁路公安处高明伟强调安全守护的重要性。这些叙述平实具体,却折射出深厚的专业素养。
在广州局集团会议厅内,三百余名职工现场聆听,会场掌声不断。供电部主任卓建洪指出,这些榜样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有效带动职工投身铁路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简单表彰,更形成一种机制化激励。下午的座谈会上,一线职工与报告团成员展开交流,话题涉及技能提升和服务优化。据广州机务段记录,讨论直指实际操作难题,例如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关系。
高校场次为活动增添了教育维度,在中山大学怀士堂,报告会被定义为“大思政课”。校方负责人引用孙中山的铁路规划设想,对比当前成就,鼓励学生以铁路人为榜样,脚踏实地前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聘请报告团担任“工匠导师”,学生反馈表明,感动正转化为行动决心,许多人计划在校期间强化技能训练。这类跨界交流不仅传递精神价值,更搭建起教育与实践的桥梁。
沈阳会场通过电视电话会议连接多地,总参与人数超两千人。济南局集团动车司机孔祥配讲解平稳操纵技巧,上海局集团列车长车菲菲分享客运服务经验,桥梁电焊工王中美阐述焊接工艺。吉林电务段王云鹏和通辽工务段吉日嘎拉作为本地代表,补充了区域实践案例。大连站客运员刘伟表示要扎根一线锤炼业务,朴素话语折射出行业共同信念。
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的座谈环节聚集十五名职工,探讨服务质量与安全防线的提升。据沈阳局集团资料,交流深入技术细节,包括驾驶精度控制方法。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师生反响热烈,誓言以榜样为目标,磨练过硬本领。这些互动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学习过程,报告团成员也从基层反馈中获得新见解。
太原报告会聚焦能源运输通道保障,大同电务段丁巧仁阐述大秦铁路通信维护,西安局集团王婷婷讨论物流改革实践,兰州局集团陈永红分享高海拔高铁守护经验,青藏集团马万里介绍桥隧检修技术。加上“新时代太铁榜样”石映俊和闫国栋的补充,案例覆盖多个专业领域。湖东车辆段座谈会上,职工询问“专业技术诀窍”和坚守故事,回答务实具体。据太原局集团记载,热烈交流催生了新思路。
大同工务段弓建平表示,陈永红在祁连山坚守十二年的经历令人触动,为其开展青年职工教育提供了参考。山西大同大学学生智富媛称,将以报告为动力,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这些反应显示,报告会超越一般宣传层面,引发了更深层的职业反思。
此类巡回报告构成有效的文化传播机制,强化了铁路行业的内部凝聚力。但值得思考的是,其价值不仅限于即时激励,更揭示了行业对专业精神的迫切需求。在现代铁路网络中,虽然技术快速迭代,但人的因素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报告团的故事虽呈现个体经验,却共同映射出坚守与创新并存的精神特质。未来或许需要更多此类接地气的交流机制,以应对行业持续发展的挑战。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报告会解决,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起点。铁路人的“最美”本质不在于荣誉光环,而源于日常工作的持久积累,这正是最值得关注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