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合肥车辆段秋季检修实录:千辆列车备战双节安全运行

走进合肥车辆段的检修库,轨道上停满了普速客车。技术人员穿着工装,手持工具忙碌着。敲击声、仪器滴答声此起彼伏,整个空间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气息。今年暑运刚结束,这些车辆经历了高强度运营,现在正进入秋季整修期。据合肥车辆段提供的信息,总共1077辆普速客车需要检修,确保双节期间能安全上线。暑运期间42组客车承担了大量运输任务,磨损不可避免,秋季检修成了关键环节。

检修过程注重细节,走行部、车电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安全核心部位是检查重点。电加热隔离开关和应急电源也得调试到位。技术人员执行“记名检、记名修”规范,每项工作都有记录。这种记名方式能追溯责任,提高可靠性。现场看到,工人们弯腰检查底盘,不时用设备测量数据。记名修不是新概念,但在大规模作业中显得尤为实用。据一位车间主任介绍,今年增加了视频监控装置的检查频次,以防突发故障。

管理模式上,合肥车辆段采用三级联控。作业者完成自检后,工班长复查,车间主任再检查,副段长还会抽查,最后质检验收。闭环设计减少了漏洞。这种层层把关听起来繁琐,实际运行却流畅。记者观察到,工班长在复查时经常与作业者交流,调整细微问题。不是机械执行,而是动态优化。应急处置预案也更新了,应对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挑战。预案完善不是纸面文章,定期演练让它更具操作性。

从安全角度看,这种预防性维护价值显著。双节期间客流量大,车辆故障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合肥车辆段的做法体现了行业标准,但背后是长期积累的经验。记者认为,检修不仅是技术活,更是管理艺术。三级联控模式虽常见,执行力度决定效果。今年重点调试应急电源,反映出对突发事件的重视。据相关报告,以往节假日因设备问题引发的延误有所下降,这得益于系统性检修。

检修库里的工作持续到夜晚,灯光下,技术人员的身影拉长,专注的神情透露出责任。车辆整修后,将重新投入运营。整个过程没有大张旗鼓,却关乎无数乘客的旅途。作为资深记者,我注意到这种低调务实的风格在铁路系统很普遍。安全永远是底线,检修便是守护线。未来,随着技术升级,或许会有更智能的检测手段,但人的因素依旧核心。合肥车辆段的努力,值得行业借鉴。

pic0.jpg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