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17趟列车同屏检票:一个超级枢纽的极限压力测试

最近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广州南站“17趟列车同时检票”的图片,确实挺震撼。对于普通旅客来说,这可能只是假期出行人潮汹涌的一个直观证明,但在交通和城市规划的观察者看来,这张电子显示屏的截图,其实是一份关于中国高铁网络运行状态的即时报告。它所揭示的,远不止“忙”这么简单。

广州南站作为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站,其“忙”早已是共识。根据铁路部门公布的数据,节假日高峰期,这里平均每50秒就有一趟列车接发,单日到发旅客量可以轻松突破70万人次。这些数字固然惊人,但它们是静态的。而“17趟列车同检”这个“名场面”,则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切片,它将后台复杂的调度运行逻辑、车站的物理承载能力以及旅客的疏导效率,以一种近乎极限的方式可视化了。屏幕上同时出现的G、D、C字头列车,覆盖了从长途干线到区域城际的多种轨道交通模式,这本身就说明了广州南站作为综合性交通枢纽的核心地位。

35.4亿人次背后:铁路客运新高记录下的“流动逻辑”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的数字定格在了35,4亿人次,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多了些,也顺势创了个历史同期的新高。国铁集团发布这个消息时,用词依旧是“安全平稳有序”,但这个平淡的定语背后,是整个铁路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脉络的强劲搏动。

这种规模的客流增长,早已不是简单增加几趟车、多卖几张票就能解决的问题。深层次看,这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作用的结果。听上去有些官方的说法,落到实处,就是对现有资源的重新审视和调配。比如,今年新开通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襄阳至荆门高铁等线路,几乎是开通即繁忙,立刻就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运力。这说明前期的规划与市场需求对上了。同时,对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这些已有大动脉进行“高标运行”改造,相当于把一条双车道拓宽成了四车道,潜力被进一步压榨出来。

<< 1 >>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