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西十高铁湖北段破局:首组道岔浇筑背后的毫米级较量

7月13日那个深夜,郧西车站旁的工地亮如白昼。搅拌车低吼着,将最后一方高性能混凝土精准灌入模板,持续13小时的战斗终于落幕。这不是普通的浇筑,是西十高铁湖北段首组无砟轨道道岔的诞生礼。秦楚网记者段吉雄记录了这个节点——轨道工程施工自此拐入新阶段。

道岔,高铁轨道里的精密关节。位置选得刁钻,卡在郧西车站与郧西隧道咽喉处,正线与站线的转换命门捏在它手里。结构复杂得像立体迷宫,钢筋网层叠交织,预埋件星罗棋布。混凝土进去不能有半点气泡或缝隙,流动性和密实度要求近乎变态。稍有不慎,日后350公里时速的列车驶过,可能就是灾难的起点。

项目部那套高精度定位系统派上了大用场。据现场技术员透露,毫米级的复测做了不下五遍,钢筋骨架的误差被死死摁在许可范围边缘。配合比更是严苛到克,温度传感器直接埋在模板里实时监控。七月的湖北,白天地表温度能烤熟鸡蛋,他们偏挑夜里动手。杨林在施工现场对记者说,抢的就是这十来小时的低温窗口,混凝土凝固时的内应力能降三成。

十三个小时连轴转,靠的不光是蛮力。振捣棒插入的时机和深度都有讲究,多一秒少一秒都影响密实度。监理举着检测仪在旁盯着,荧光屏上跳动的数据线就是施工队的生死线。高铁建设总被聚焦在通车倒计时,其实真正的胜负手藏在这样的深夜。毫米级的误差控制,比大干快上的口号实在得多。

现在说全线贯通还为时过早。但这组道岔混凝土的凝固,确实把铺轨的基石垫实了。西十高铁穿山越岭,湖北段卡着陕鄂联通的咽喉。道岔浇筑看似技术活,实则是整条线路协同能力的试纸。后续铺轨能不能压着时间表走,今夜浇下去的混凝土里藏着五成答案。

pic1.jpg

«    2025年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