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青春列车护航春运归途

春运返程高峰如期而至,铁路系统迎来新一轮运输压力测试。在青岛至北京南的G1066次“共青团号”列车上,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乘务人员正在用专业服务诠释春运保障的另一种温度。这支青年团队以精准化服务为核心,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为春运返程注入青春力量。

面对单程超千人的客流压力,青年乘务组建立了标准化服务体系。从备品摆放到垃圾处理,每个环节都形成可视化操作规范。列车长王艺凡带领团队总结的“四多服务工作法”,通过系统化流程将服务细分为观察、解答、执行、复查四个维度。在1月17日的值乘中,这套工作法成功保障了视障旅客的全程护送,从站台引导到座位安排,再到出站衔接形成完整服务链。

特殊群体关怀成为服务升级的重点方向。针对老年旅客、残障人士等群体,乘务组配备静音耳塞、止轮器等17种便民物品。智能设备的运用使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0%,通过双闹钟提醒系统确保重点旅客提前10分钟获得协助。数据显示,春运期间该车次重点旅客服务满意度达98.6%,较去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

青年团队的成长轨迹折射出铁路人才培养机制。23岁乘务员徐彩娜在首次春运值乘中经历工作强度考验,通过前辈的现场指导快速掌握时间管理与任务分配技巧。这种“老带新”的传帮带模式使新员工平均适应周期缩短至3个班次,岗位胜任力提升显著。目前该车队已形成阶梯式人才储备,35岁以下青年骨干占比达82%。

节庆氛围营造凸显服务的人性化考量。乘务组在车厢内开展春联书写、饺子派送等特色活动,日均服务旅客互动超200人次。通过设置移动服务岗,将传统问询服务转变为主动关怀模式。春运期间收集的旅客建议中,83%涉及服务细节优化,为后续服务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在8个“共青团号”车次的联动运营下,青岛客运段春运返程日均发送旅客突破1.2万人次。青年乘务团队佩戴团徽亮明身份,将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关怀有机结合。从突发疾病旅客的紧急处置到日常出行的细微关照,这些年轻人在钢铁轨道上书写着新时代铁路人的责任担当。当列车穿梭于城市之间,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正奏响春运保障的青春乐章。

pic0.jpg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