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期间,广西铁路系统以密集路网与创新服务构建起高效运输体系,旅客发送量达1635万人次,货运总量突破1502万吨,两项数据分别实现2.9%和8.5%的同比增长。这场持续40天的大规模人员物资流动,成为观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切面。
南珠高铁南玉段的开通使广西高铁网络密度显著提升,相邻城市间形成1小时交通圈,南宁至周边省会城市实现6小时通达。玉林商人刘科才的经历印证了这种改变——南宁至玉林行程缩短至48分钟,让除夕当天返乡成为现实。春运期间,铁路部门通过159组动车全数投用、增开180列临客、开行夜间高铁等举措,将客车总量提升至878列,有效应对日均40.8万人次的客流压力。
技术升级正在重塑春运服务模式。玉林北站的智慧公厕系统通过实时数据显示厕位状态,柳州站的智能安检设备将行李分拣效率提升30%。南宁东站换乘引导系统整合地铁、网约车等12类交通信息,使旅客平均换乘时间缩短8分钟。货运领域同样迎来突破,2月14日单日装车7810车创历史新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运量同比增长56.9%,中越跨境班列发运量激增762%。
特色服务矩阵的形成增强了春运的人文温度。14个地级市高铁站实现读书驿站全覆盖,旅客可完成跨城图书借还。“印象桂味”餐车供应荔浦芋扣肉等地方美食,23个车站的非遗体验活动累计吸引超5万人次参与。重点旅客帮扶系统在40天内服务1500人次,柳州站的交通接驳信息推送精准度达98%。
从南宁南站单日办理12324辆货车的调度突破,到7个在建铁路项目春节后迅速复工,广西铁路系统通过运能提升与基建扩容的双向发力,为区域经济循环注入新动能。当春运返程高峰与元宵节学生流叠加时,57列加开列车保障了每小时3.2万人次的运输需求。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服务升级、以路网延伸促进要素流动的发展模式,正在书写八桂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