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杨迪高铁服药险窒息 蒙脱石散干吞可致命

杨迪在播客里回忆那次高铁经历,嗓子眼儿堵得发不出声。干吞蒙脱石散的粉末在口腔里炸开,像突然灌进一嘴湿水泥。上游新闻提到他当时剧烈咳嗽,药粉喷得满桌都是——侥幸捡回条命。这玩意儿说明书上印得明白:必须用50毫升温水冲开。可总有人图省事。

蒙脱石散的物理特性埋着风险。中国药业官网资料显示,它遇水膨胀的特性本是用来吸附肠道毒素的。干吃?粉末瞬间吸收唾液膨胀,直接糊死气道不是吓唬人。去年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接过类似病例,患者差点没抢救回来。医生原话是“跟呼吸道灌石膏没区别”。

正确用法其实讲究得很。得空腹吃,饭后两小时才行。搅匀了快速喝下去,喝完两小时别进食。儿童更得小心,不能用奶瓶喂,剂量还得按年龄砍半。这些条款印在药盒侧面,字小得费劲。多数人拆开包装袋就扔了说明书。

铁路穿针引线 山东文旅织出新图景

暑运的热浪裹着人流涌向月台,山东今年不太一样。国铁济南局把钢轨变成了导游线,“齐鲁1号”“泰山黄河号”专列载着游客钻进文化褶皱里。泰山脚下,台儿庄城墙边,甚至不知名的小镇风光,被车轮串成流动的珠链。据中国网报道,车厢成了移动文化馆,皮影在光影间跳跃,蹴鞠复制品传递着临淄的古韵。吕剧唱腔混着铁轨哐当声,竟意外和谐。非遗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活在了旅途中。

游客手里那张票也变了花样。“四大主题计次票”把自由还给了行程。胶东的海风,济南的把子肉香气,淄博烧烤摊的烟火,曲阜孔庙的肃穆,不再需要割舍。中国网张知谦的观察点出关键:一次购票,多段行程,游客按自己节奏编排齐鲁故事。铁路部门显然摸准了脉——碎片化时代,僵硬套餐早该退场。

3.41亿人次背后的铁路暑运:服务升级与规则之困

央视新闻7月报道的这组数字确实惊人——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3.41亿人次,折算下来日均近千万的流动量,运输系统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铁路部门今年显然在服务端下了功夫。喀什站的改变算个典型例子:身份证直接进站普及了,人工通道专门处理消磁证件、带小孩这些麻烦事,连手机充电站都成了标配。这些细节看似琐碎,真正拖着行李赶过车的人都懂有多实用。

不过服务升级的另一面,是某些规则依然显得生硬。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喀什站副站长崔兴龙说得明白:退票必须赶在列车从乘车站开出前。牡丹江站的周颖科长更直接——车一旦开动,票就废了。规则本身没毛病,可暑期出行变数多,误车、突发情况时有发生。那张没赶上车却作废的车票,最后往往成了乘客钱包里最刺眼的纪念品。铁路运营需要刚性规则维持秩序,但面对三亿多人次的复杂性,弹性空间是否也该纳入考量?

<< 1 >>
«    2025年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