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龙烟铁路关键节点贯通 老城基建改造的攻坚样本

化工路框架中桥的混凝土结构在八月中旬完成最后浇筑,这个藏在蓝烟铁路旁的接长工程不过7米多,却让中铁四局的技术团队憋着劲干了小半年。项目现场负责人周天杰在水母网的采访中倒过苦水:头顶是呼啸的既有列车,脚下是纠缠的市政管网,燃气管和暖气管像蜘蛛网般密布。施工围挡圈住化工路那会儿,早晚高峰的车流能排出两公里——毕竟这条道日均通行数万辆,卡脖子谁都难受。

安全红线勒得紧,周天杰团队调来三十多台设备轮班倒,钻孔桩施工硬是比原计划压缩了二十天。这种贴着铁路线的操作,震动监测仪24小时不敢眨眼。老城区改造向来是块硬骨头,但这次管线迁改和铁路防护的协同算趟出了条路。八百米外的珠玑站改造进度现在明显踩了脚油门。

铁路4330亿投资背后的基建加速度

机械臂在江苏泰州的晨雾中划出弧线,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的钢梁正以每天三榀的速度延伸。172.9公里的巨龙横贯南通、泰州、扬州,中铁十一局的工装反光条在晨曦里连成流动的银河。新华社16日披露的数字很实在:前七月铁路固投4330亿元,同比涨了5.6%。这个增幅比去年全年的3.1%明显提速,钢轨延伸的节奏确实在变快。

河南鲁山制梁场刚投产最后一批预应力梁,平漯周高铁的骨架正在中原腹地铺开。安徽丰山隧道里,中铁十四局的掘进机刚啃完断裂带最危险的区段。国铁数据显示,102项“十四五”重大铁路工程里,已有37项转入联调联试或架梁阶段。钱花在刀刃上了吗?看看高原上的红原G213立交特大桥或许能懂——中铁十九局在海拔3600米处合龙的连续梁,让西成铁路跨过热曲河的天堑。这种海拔的混凝土养护,每方成本比平原高出四成。

兰新铁路柳园站扩能改造收官 中通道运力瓶颈获实质性突破

柳园站扩能改造完成了,这消息从新疆铁路部门传出来时,西部煤炭外运的链条明显松了根弦。2025年8月17日,随着接触网热滑车顺利通过甘肃酒泉境内的这个关键节点,持续九个月的攻坚画上句号。据天山网-新疆日报报道,工程去年11月启动,核心任务是给这个兰新铁路咽喉站点动场“外科手术”——新增货运场区,铺三条股道,同步升级接触网和信号系统。

施工队遇上的硬骨头在供电线路,路径必须翻越自然形成的高坡,原有标高数据不够用了。中铁建电气化局的工程师汤博带着团队上GPS定位仪,山坡上反复测算。计算机模拟介入后,最终敲定支柱安装高度。信号专业联锁试验那会儿,提前完成大量拆配线工作,算是抢回些时间。

铁路投资前7月超4300亿 重点工程攻坚地质难关

沪渝蓉高铁工地上吊臂林立,通泰扬特大桥172公里的钢铁骨架正在江苏平原上延伸。这不仅是条轨道,更像缝合长三角经济带的钢针。中铁十一局的工人每天与时间赛跑,851榀箱梁要精准落位,误差按毫米计算。新华社16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前七个月全国铁路固投达4330亿元,同比增5.6%,比一季度提速两个百分点。钱往哪去?看看那些卡脖子的控制性工程就明白。

丰山隧道那段打得艰难,中铁十四局在安徽山区遭遇断裂带,岩层碎得像饼干渣,地下水还不停冒。现在总算啃下最硬的骨头。类似情况在西南更棘手,黄百铁路的中院隧道要穿过400米厚的地层,瓦斯和断层像埋好的地雷。中铁二十三局的探测仪24小时开着,稍有异响全员撤离。高原上更考验人,西成铁路红原特大桥合龙时,工人们喘着气在3600米海拔绑钢筋,6035米的桥身横跨热曲河,冻得发紫的手指照样拧紧螺栓。

高铁站两分钟饮尽八两白酒 研究生头晕警示安全出行

盐城高铁站西侧安检口,8月13日下午的常态被一个年轻旅客打破。山东籍研究生黄同学盯着扫描仪屏幕,安检员手指着他背包里那瓶开封的白酒。“这个不能带。”朋友送的酒,喝过一小口,扔掉实在舍不得。他拧开瓶盖仰起头,喉结急促滚动。大约400毫升透明液体在两分钟内消失。扬子晚报记者陈燃的报道记录了这个瞬间。

安检员的声音被吞咽声盖过,他们后来对黄同学说别勉强,劝他吃点东西压一压。小伙子当时没在意,自认平时能喝一斤多。高铁刚启动十分钟,车厢开始旋转。他灌下一整瓶矿泉水,倒在座位上昏睡五小时。到站时脚底发飘,像踩在棉花堆里。网络视频传开后,评论区跳出成串“人在囧途王宝强”的调侃,但更多留言在问:“肝还好吗?”

<< 1 >>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