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25年度“最美铁路人”发布仪式正式结束,这场活动从广大铁路职工中评选出十位代表,他们的劳动经历生动呈现了一线工作的核心品质。据高铁网报道,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个体成就的展示,更是整个铁路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资深记者,我认为这种宣传方式远比传统说教更有感染力,因为它基于真实人物和事件,容易引发同行共鸣。
马万里,西宁工务段的一名桥隧工,在高原铁路上守护了三十年。他的工作简单却至关重要:一把检查锤、一个钢卷尺、一支手电筒,就成了日常伴侣。走过了3.6万公里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近一圈,但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用脚步验证每寸钢轨的安全。据西宁工务段资料,他练就了“马金锤”的本领,能通过敲击声判断桥梁隧道的微小损伤。这种细致和坚持,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它源于对职业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责任。高原环境本就艰苦,缺氧、低温、孤寂,但马万里日复一日的坚守,让人看到铁路人那种近乎固执的追求卓越。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际行动,这才是铁路精神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