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中能电气中标成都铁路局项目 小订单折射大挑战

中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8月20日拿下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55.88万元,涉及高压环网柜供应。据同壁财经讯,这次中标源于成渝中线铁路相关工程的招标DL03包段。公司又在铁路电力设备领域添了一笔。看似平常的公告背后,藏着更复杂的图景。

回顾2024年,中能电气的营业收入降到11.48亿元,同比下滑超过3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0.78亿元,暴跌248.51%。净资产收益率负6.04%。糟糕的业绩延续到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15亿元,下降44.39%,亏损0.13亿元。数据冰冷,却真实反映经营压力。电网智能化业务占公司主营67.25%,电力施工16.05%,新能源储能12.47%,光伏和充电服务占比很小。新能源部分因政策变动收入大减,市场竞争加剧成本高企。

包银高铁包惠段联调联试启动,技术验收迈向新阶段

联调联试工作于2025年8月2日正式展开,这标志着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工程验收的关键环节。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实施这一过程,检测列车和综合检测动车组投入使用,高速相机和激光传感器等设备对轨道、信号系统、牵引供电进行了全方位测试。测试覆盖不同速度等级下的功能验证,包括轨道结构、桥梁路基的适用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的评估。数据实时传输至调度中心,为后续调整提供支持,确保线路最终符合高铁运营标准。

工作人员在“天窗”作业时段将线路划分为200米单元,对每个单元的334根轨枕逐根测量。通过调整垫板控制高低精度,左右钢轨水平和间距误差严格控制在0.5毫米内,单股钢轨起伏不超过1毫米。调整后使用零级轨检小车回检,进一步保障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这种精细操作体现了高铁建设中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但背后的工程挑战不容小觑——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性能。

国家铁路货运量破纪录,物流体系升级驱动经济增长

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货物发送量达到23.31亿吨,日均装车超过18万车,同比增幅在3%到4%之间。这一数字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反映出铁路货运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的韧性。煤炭运输占据主导,电煤供应量稳定,支撑了夏季能源需求。矿建材料和粮食等品类也呈现两位数增长,据经济参考报,冶炼物资运量提升8%左右。

铁路物流服务的优化是关键推动力,公转铁战略深化,物流总包合同覆盖大量货运需求。多式联运发展迅速,95306平台整合了60条线路,铁水联运集装箱量接近千万标箱,增长率保持在17%以上。与航运企业合作加强,提升了整体效率。口岸协调机制改进,中欧班列和中老铁路跨境运输量稳步上升,尽管全球供应链仍有波动。

西延高铁冷滑试验启动:革命老区交通变革新里程碑

2025年8月18日,西延高铁的冷滑试验正式展开。试验车从耿镇线路所出发,向北驶向延安站,覆盖了沿线10个车站和衔接区间,正线长度超过280公里。冷滑试验是在接触网未通电的情况下进行的,通过机车受电弓滑行来动态检测接触网的几何参数,确保后续供电安全。试验速度设定在80公里每小时,模拟未来350公里每小时的运营条件。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这一步骤是高铁投运前的关键环节,为全线通电和热滑试验奠定基础。

西延高铁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速铁路,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国家包(银)海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西安至延安的旅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5小时大幅缩短至约1小时。这不仅提升交通效率,更对西部大开发和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具有战略意义。冷滑试验的启动,标志着项目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距离全线通车又近了一步。

<< 1 >>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